《驿路梨花》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沪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4/26 12:40:4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080字。
导学目标1.理解·分析:①深刻而新颖的立意;②精巧的构思:悬念与插叙
2.揣摩·运用:①直接写人与间接写人的写法;②表情速读课文
3.积累·联想:①摘抄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和写景佳句
                         ②片段作文:写读后感或人物画像
导学重难点1②、2①是重点;1①是难点导学方法品读、质疑法
导学总体思路
          “文眼”  “这是什么人家的房子呢”贯穿全文,教师可以“疑”导学:激趣·设疑—拨妙·析疑—反馈·释疑;“万法读为本”,作为一篇意境优美的文章,学生可以“读”促学:听读—复读—赛读—评读—比读—说读—写读,领悟文章精巧的构思和新颖而深刻的立意。
课前准备①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②按照课后网址上网检索相关学习资料;
③印发《深情写梨花——谈〈驿路梨花〉的写作》的片段(彭荆风)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
设疑·激趣        俄国诗人普希金说:“有美与生命地方就有诗。”作为春天一道亮丽的风景——梨花被许多诗人纳入笔端,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悬知寒食朝陵史,驿路梨花处处开”。那么,在云南边陲有着 20多年军旅生涯的作者笔下的驿路边那盛开的梨花又蕴含着怎样的“美与生命”呢?(板书课题)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优美的诗境利于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求知欲
拨妙·析
疑      1.教读(教朗读方法)
        本文约2300字,宜将精读与略读结合起来进行快速朗读,同时用铅笔勾画、圈点、批注
      2. 点拨:
②大家都是茅屋的主人,因为“方便过路人”是他们做好事的一致追求
③插叙的运用,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听读
复读
析读(一)整体感知,把握脉络、明线索:
    1.边听课文录音边轻读;同时勾画、旁批
    2.小组内各一人复述课文(A 按课文顺序;B 按事情的发生顺),其他同学思考下面的问题
①本文的“文眼”是哪句话?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②文中五组人物中,谁是茅屋的主人?他们各自做了什么好事?其共同点是什么?
③在文中三个悬念和两次误会处批注,找出文中插叙部分,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P.43一)
      2.获取信息的“黄金”组合是:调动多种感官(口、眼、耳、手、脑)同时参与
      3.“好的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所以要培养学生查工具书、做卡片、 摘资料、写心得等读书习惯。
       3.巡视指导,指导学生就立意、选材、剪裁几方面提问(二)精读剖析,感悟旨趣、品意境:
       3.小组内对精彩片段进行表情朗读比赛,然后用心想, 自答,仍不懂再请教同学和老师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