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论》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6/7 16:00:2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8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300字。
《留侯论》教案
zhujianhu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忍小忿而就大谋”观点及其独到新颖之处;
2、分析文章以“忍”字贯串全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的说理思路;
3、体会苏轼史论汪洋恣肆、雄辩有力的特色。
文学常识:
1、苏轼简介: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北宋时著名文学家。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中进士,历任翰林学士兼侍读、兵部尚书兼侍读,端明殿翰林侍读等职。因卷入政治斗争旋涡,屡遭贬逐,长期在外地州郡供职,死谥文忠。他才气横溢,文学成就很大,是历史上著名的散文家、诗人、词人、书法家,继欧阳修为北宋文坛领袖。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欧苏并称;诗苏黄(庭坚)并称;词苏辛(弃疾)并称;书法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苏并称,北宋则是苏、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绘画音乐也擅长。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多才多艺人物。一生仕途坎坷。儒、释、道学说兼具,入世出世思想随其遭际不同,运用和发挥得相当和谐。
2、《留侯论》和《贾谊论》
苏东坡先生有两篇文章,《留侯论》和《贾谊论》,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苏东坡先生有多么光明磊落。
“留侯,汉相张良是也,辅刘邦,平英布,制韩信,功成身退,封为留侯。” 苏东坡先生在文中认为,张良的旷世奇才能够有所用,能够安世济民,在于他忍得。”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留侯论》之后是《贾谊论》。贾谊,西汉时文学家,政治家,因其得罪权贵,政治主张不为文帝所用,郁郁而终,是年仅23岁。贾谊的才能埋没于黄土,只因为“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贾谊的失败,在于他不能忍。
苏东坡先生别出心裁地评价了两个历史人物,旨在劝人学会忍,可他自己却偏偏忍不了。王安石施行新政,苏子对于某些不利于民生之策,忍不住出头讽谏,落得个被贬黄州的下场。欧阳修废止新政,苏子为新政中那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法令遭到废止而惋惜,又忍不住为新政鼓与呼,再次被贬岭南,终老蛮夷之地。
难道苏东坡先生不知道忍耐吗?《贾谊论》中,他认为贾谊不该去得罪权贵,以致政治主张无法实现,如能先忍个三五载,取得皇帝的信任,再得罪不迟。可他自己却不能忍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