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教案16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学习目标:1、理解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
2、学习文章中对比的方法。
3、理解课文阐发的人生哲理,力戒骄傲。
教学方法:1、阅读法。通过学生朗读,理解文章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2、点拨法。抓住关键内容,点拨理清文章思路。
3、讨论法。通过学生互相讨论文章所含哲理来理解文章。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请学生填出下列诗句:书山有路勤为径, 。
山外有山, 。
使人落后, 使人进步。
同学们,这些道理我们都非常熟悉,而这些道理在先秦的诸子散文中也早已有所阐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选自《庄子》的《秋水》。
二:庄子的介绍:
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后世把他和老子并称为“老庄”。他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屏弃一切文化知识。
三:《庄子》的介绍:
《庄子》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庄子》散文是战国中叶最重要的散文成果之一,他的文章写的汪洋恣肆,不拘绳墨,变化多端,想象丰富奇特,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语言生动形象而幽默,其散文在先秦诸子中文学价值最高,有“庄骚”之称,对后世的文学影响极大。
四:课文研读
1、 请一个同学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字词的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