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客》课堂实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8/6 10:06:4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8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350个字。
《信客》课堂实录 
课时:两课时 
导入: 
(教师语)大家看黑板,我写了一个“信”字,它由“人”和“言”组成。人言为信,本意是言语真实。20世纪初,在浙江余姚一带,由于通讯事业尚未普及到农村,城乡之间的通讯需要有专人担当,于是便有了信客这项特殊的职业。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余秋雨先生的《信客》,了解一下信客的其人其事。(板书课题及作者,打开PPT课件。教师在课件中出示共有五个板块:作者资讯、我读我知、我说我惑、我行我秀、我思我得。) 
一、        作者资讯 
(课件显示:作者情况)指一名学生读出。 
二、        我读我知 
(师语)课下大家已预习过课文,读后你有哪些收获呢?说出来,让大家和你一起分享吧!(课件显示“我读我知”画面,画面提示语:看,我有这么多收获,和我一起分享吧!目的在于激励学生踊跃发言。) 
生1:读了这篇文章,我又认识了一些新的字词朋友,同时了解到文中的年轻信客是一个任劳任怨、恪守诚信、宽厚待人的人。 
生2:我觉得本文的结构形式很好,由一、二、三、四作为小标题,文章呈板块式,这样便于读者了解内容,让人一目了然。 
生3:我觉得85页第二部分有两个句子写的特别好,一处是“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这些眼神,使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一处是“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这两个句子都用了比喻,很形象,很贴切。 
师:能不能将你的理解说得具体一点? 
生3:作者将进城闯荡的谋生者比作是冒险家很贴切,因为那些谋生者对城市很陌生,他们的生死祸福都由不得他们自己,所以称为“冒险家”。又因为信客穿梭于城乡之间是传递消息消息的人,所以比作“神经末梢”很形象。 
(此时,有些学生频频点头,表示同意。) 
师(面向大家)趁机问:你们赞同他(生3)的理解吗? 
生4:我赞同,他说得这么透彻,说明他读的很认真、很仔细。 
(别的学生也都纷纷点头。) 
生5:我觉得文中的老信客也是值得学习的,因为当他名声扫地时,“拿起那把剪红绸的剪刀直扎自己的手,第二天,便掂着那只伤痕累累的手找到了刚刚从上海落魄回来的年轻人进门便说‘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体现出他对自己的行为懊悔不已,更为可贵的是为了城市里和乡下的同乡们,自觉担起寻找下一代信客的重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