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300字。
《黄山记》教案
山东省枣庄市第四十中学赵序行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手法
2.学习本文简练巧妙、热情奔放的语言特色
3.了解黄山奇险而美妙的壮丽景色,体会作者对祖国河山和对社会主
义的热爱、赞颂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本文构思谋篇的手法。
2.难点:语言简练巧妙、热情奔放。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多媒体或投影展示有关黄山的名言警句:
(1)关于黄山的谚语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不上天都峰,白跑一场空。”
“不到文殊院,不见黄山面。”
“不到光明顶,不见黄山景。”
“不到始信峰,不见黄山松。”
(2)关于黄山的名言
“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徐霞客
“海到尽处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国画大师刘海粟
“观止三都景色,无愧名山第一。”——文艺理论家周扬
“深信黄山天下奇。”——郭沫若
二、作者简介:见作者名片
三、字词正音:见基础积累整合
四、研读课文:
1、总体把握:
教师:①研读课文,给课文各部分加上恰当的小标题。
②说说作者是按什么思路来写黄山的。
③着重突出了黄山的什么特点。
学生1、第一部分:大自然煞费心机创造了人间胜境──黄山。
第二部分:几千年来人们难登黄山。
第三部分:我们终于登上了天都峰。
第四部分:尽览美不胜收的黄山奇景。
学生2、第一部分文章巧妙地借赞叹大自然的造化神工起笔,暗写黄山“险”、“奇”二特色,总领全文;第二、三部分,承“险”字展开,第四部分,缘“奇”着墨;最后,以“这是何等的公园!这是何等的人间!”两句感叹作结,照应篇首大自然“封了山”,把人间与黄山胜境隔绝开,暗含“奇妙人间”之意,激情奔放,响震不绝,深化了文章赞美黄山的主题。
学生3、着重突出黄山“险”、“奇”二特色。
2、课文思路分析:
第一部分:写崇高卓越的大自然,创造安排了黄山胜境。──文意总起
教师:第一部分可分几层?每层写什么?各突出了黄山的什么特点?并找出表现这些特点的关键词语。
学生1、第1层:介绍黄山的地理位置、成因、范围,着重介绍黄山七十二峰的高风峻骨,以示其“险”。
关键词语有“高峰下临深谷;幽潭傍依天柱”,“高风峻骨”。“处处悬崖绝崐壁,无可托足。”
学生2、第2层:介绍黄山的云海、草木鸟兽、泉流及摄身光等奇异景物,以见其“奇”。
关键词语有“打开它的云库”,“特意委托风神带来名贵的松树崐树种”,“组成无穷无尽幻异的景”,“格外赏赐”,“极罕见”等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