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的名句教学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4/6 13:43: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56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滕王阁序》的名句教学
                安徽桐城二中 朱新敏
怎样让《滕王阁序》这流传千古的美文激起学生兴趣?怎样引导学生理解悬隔千年的作者蕴藏在文中的复杂感情?怎样使学生学得愉快,老师教得轻松?教学实践中,我针对文章名句丰富多彩这一特点,尝试利用名句梳理文章思路,着力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积累丰富词汇。两节课的时间,完成了三节课难以完成的教学任务,课堂上兴味盎然。
首先,利用名句梳理作者思路,把握行文脉络。
文章中有些名句显示了文章的思路,把握了这些句子,就理清了文章线索。全文分成四个部分,经过讨论,大家都能从每一段找出显示思路的句子,并且基本能了解它们的作用。譬如,第一部分中有“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塌。”前一句不仅交代了盛筵所在洪州的地理位置,而且写出了地势之宏伟,其中“襟”“带”二字用得尤为传神。后一句则写出了洪都的物产丰富,人才俊美。由于善于用典,这个句子既内涵丰厚形象生动,又高度概括充满哲理。“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第二部分的“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两个名句,由远而近,交代了观赏滕王阁嘉宾们的行踪,又描画了辽阔的山川秀景。第三部分有“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与“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两句,交代了自己由喜而悲又转而豁达的思想变化。最后一部分中“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和“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表明了自己无可奈何的打算与写作此赋的缘由、思想。抓住了这些句子,文章的脉络就清楚了。
其次,利用名句深入理解作者内心深处复杂多变的情感。
文章第三部分,集中抒发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感慨。我让学生找出这些句子加以品味。
一类抒发怀才不遇、愤懑悲凉的感情。譬如“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结合全篇,同学们几乎都能理解作者的隐衷:少有才名,被誉为神童,为“初唐四杰”之首,但因为种种原因,二十多岁仍然是“三尺微命,一介书生”,其间怀有多少无奈,多少悲愤?该句就形象的表现了失意之人茫然无路的怅惘,以及身处盛筵却举目无亲而产生的内心深处强烈的孤独感,很能引起有类似遭遇人的共鸣。光婷婷同学在随笔里写到:“每当我读到这个句子,心中就升起一片哀伤。‘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本来就是个花儿枯萎、叶子飘零的悲凉时节,而作者的心境就更加悲凉。一个‘悲’,一个‘尽’,可见作者的心境是多么凄惨了。王勃当时已26岁,古人云‘三十而立’,他,一个满腹经纶的才子,仅仅因为写了一篇游戏文字就遭无情贬斥,心中又怎能不升起那丝丝悲凉之感?再说,面对满阁的才子显贵,他们大多身居高位,青云得志,而自己却要灰头灰脸的回家奉养父母,所谓‘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只是一种阿Q式的自我安慰罢了。当然,假如此时让他平步青云,位极人臣,可能就写不出这样的佳句了。其实,又何止一个王勃呢?初唐四杰,个个都是年少才高,位低心远。他们才调无伦,心系国家,只可惜难逢圣主,只能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像那秋风里的一片落叶,随风飘零。”应该承认,评论虽有些偏激,但确实理解了作者的内心世界,更难得的是能知人论世,联系“初唐四杰”,想到他们共同的遭际及其原因:这才是真正的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