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教学设计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0/5 9:51:5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1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650字。
《苏州园林》教案设计
【温习导入】1你知道苏州哪些较著名的园林?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足以说明苏州之美。苏州的园林艺术历史悠久,现存园林远则上千年,近则四五百年,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艺术风格。叶圣陶先生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的基本艺术特征,作了具体而生动的说明。        
       2 默写生字词
【明确目标】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结构美。 2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从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赏析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3运用多种媒体,创设丰富情境,通过调动学生合理互动的想象,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 4、利用课上所学,迁移对比苏州和我校丰富的园林文化资源和网络资源,在生活中体味苏园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博大内涵。  
【自学探究】方式自主完成预习提纲,不会的问题在题号上画“√”并归纳在问题整理表中。老师要注意归纳问题为展示课做准备。
一 整体感知
1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引出苏州园林的?  
    明确:a、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标本地位决定了苏州园林值得鉴赏、不该错过,即:窥苏州园林之一斑,见各地园林之全豹! 
b、用作比较的方法,通过与其他地方的园林比较,说明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  
2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是什么?(凭什么能成为中国园林的标本?)
明确: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如何体现出出入画的原则? 
明确:为了达到“完美的图画”的目的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二 深入探究
(一)下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仔细阅读课文中的3-6段,看看苏州园林在具体设计时是如何体现四个讲究的。 
阅读要求:⑴自由读,读准字音,掌握字形 
⑵和邻座讨论,尝试画出你认为可以概括各段意思的中心句。 
提问:
1、四个语段按照什么顺序,各语段间能否互换?   
2、布局、配合、映衬和层次用的是否精准? 
明确:“亭台轩榭”是园林中的主要建筑,分布范围广,风格类型一致,用“布局”最能说明这类设置的全局性和整体性。“池沼”在园林景色中主要起连通、映照、组织作用,平旷的图景或大小不一、相互关联的若干景点,用“配合”一词最为恰当。“花草树木”美在千姿百态的形态组合和万紫千红的光色辉映,因而用“映衬”。“近景远景”不是园中的单一的、某一类,而是同一方面的景色整体画面,所以说“层次”。可见作者遣词很准确,贴切。 
(二) 详解重点段落,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画意美 
1、请同学读第三段,思考 
⑴苏州园林中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和其他地方有何不同,为什么要这样?
明确: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突出自然之趣,决不讲究对称。 
⑵这一自然段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作者运用比较和比喻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有了明确的认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