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00字。《晋公子重耳之亡》实用设计
设计:三课时,线索——“跟重耳流亡”。
一课时
内容:1—5站
过程:
一、课前一写:苦难是一所最好的大学
二导语
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在《烛之武退秦师》中,重耳己是成熟的政治家,但他成长过程中,曾经是一个贪图安逸的公子哥儿,多亏有一帮贤臣,有好妻子贤内助,才优秀起来。
重耳为何流亡?
三、让我们跟重耳流亡。我们跟他去走四方,到各个国家,看形形色色人物吧。
(1)始发地:蒲城——被迫流亡
注意字词:焉=于之 罪莫大于之。
学生思考:重耳为何阻止蒲城人为他战斗?这表现了重耳什么品德?仁。
教师点评:重耳心理——我生为公子而受人拥戴,人民拥戴我而与父亲闹撑,没有比这罪更大的了。逃亡人物——狐偃是其舅舅,狐偃之父被晋国君所逼毫不畏惧地自杀慷慨就死。赵衰儿子赵盾是《赵氏孤儿》(中国古大悲剧)的人物。介之推也流亡,曾割股事主,后隐居不愿为官而死。(学生讲寒食节来历)
(2)第1站:狄。
重耳在狄娶妻叫季隗,是叔隗的妹妹。(古代的排行:伯仲叔季)
学生思考:离开时提了个小小的要求是什么?季隗为何答应了呢?
注意字词:行将就木(成语)请——愿意。
(3)第2站:卫
学生思考:在五鹿农夫给他土块,重耳前后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回国当国君有望。这是天意。
注意字词:野人,农夫。鞭,鞭打。稽首,十分虔诚的跪拜礼节。
(4)第3站:齐
学生思考:齐桓公把女儿嫁给他,并送他八十匹马。公子安之。一个“安”字表明此时重耳什么心理状态?安于现状,贪图安逸。姜氏杀了听到密谋的蚕妾(采蚕的女奴),然后规劝重耳,怎么劝?表现姜氏什么品质?姜氏鼓励他:大丈夫应志在四方。重耳说:我没大志。妻正言相告。她有远见。
注意字词:其,那。
(5)第4站:曹。
学生思考:共公为何想偷看重耳洗澡?什么心态?变态、猎奇的心理,形象卑琐。身为国君,有失体统。他妻子怎么劝丈夫呢?
注意字词:省略句—若以(之)相。无礼,名词,(无礼之国)判断句—曹其首也 盍,兼词,焉,诸。
教师点评:这节分析,层层深入,顶真修辞,一贯而下,逻辑严密。形式上虽为分号,但语意上却是递进关系,非并列。公子谢绝礼物,不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