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教学案例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0/27 8:01:11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7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700字。用描述来表现诗境
            ——《山居秋暝》教学案例
(一)案例设计的背景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诗歌是心灵的乐章,如果把诗歌比做一条河流,那么意象就是一路风景,韵律(结构)就是奔放的节奏,而思路、情感则是风景和韵律的灵魂。我们的目标是通过风景与节奏触摸灵魂。
无论是诗歌创作还是诗歌接受过程,意象不仅是视觉意象,而且是“心的意象”,心对物象的介入,使之产生妙不可言的感觉和情感。例如诗中的“山、雨、松、月、泉、竹、浣女、渔舟……”渲染了一种清新、静谧气氛,其中渗透作者追求自然美的思想感情和以画意入诗的审美情趣。
“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积累、感情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情感培养”“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鉴于此及诗歌特点,我采用的教学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诵读—比较阅读—诵读—创作”。这是以学生自我鉴赏为起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组织教学,以诵读为主,点评贯穿始终,尽可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领悟力、创造力,进而形成迁移能力,提高鉴赏能力并进而获得发展的目的。
(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1.教学目标:从意象入手,认真品读诗歌的自然美、生活美、音乐美;
感受诗人高洁情怀、理想
2.教学重点:把握景与情,感受意境
3.教学难点:用语言描述意境
4.教学课时:一课时
5.教学方法:比较阅读、点拨教学法
(三)教学内容、过程、操作
1.配乐朗读营造氛围
2.比较阅读,教师点拨
3.学生自由读诗谈感受
4.学生展开想象,融入个人感受,进行生动或华丽的扩写,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意境
(四)教学实录
配乐朗读《山居秋暝》
补充《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师:品读这三首诗,小组讨论总结王维诗歌的特点?
学生热烈地进行小组讨论。
生1:这些诗都反映了作者隐居山林的愿望,都是写山林之景。
师:你从何处看出他想隐居?
生1: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师:很好!一读就读懂了诗人深藏着的情怀。
指一生,问:你觉得王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