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600字。课 题:《士志于道》 时间:2007、9、9
教学目的:1、研读孔孟关于“道”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的论述,提升我们对人生使命的理解。
2、研读孔子忠恕之道的有关论述,了解其基本内涵,丰富我们的精神追求。
3、探讨孔孟运用譬喻手法对于“道”的诗意表述,积累本专题中的名言警句。
4、梳理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及固定结构等的文言文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1、研读文本,疏通字词句,熟知课文内容。
2、研读孔子忠恕之道的有关论述,了解其基本内涵,丰富我们的精神追求。
教学难点:1、探讨孔孟运用譬喻手法对于“道”的诗意表述。 2、诵读名句,积累文言知识。
教 法:读析、质疑、合作讨论、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语:
生命的最大秘密,就在我们的生活经验之中,道的密码,在于欣赏体验日常生命存在的丰富内容。孔子的智慧是一种行动着精神,贯穿在立身处世的各个方面。他常常由平凡甚或平淡发端,渐渐至于伟大或神奇。它意味着远方,又是迈向远方的开始;意味着巅峰,又是攀向巅峰的起点。
2、板书课题:儒家之道——士志于道
二、初读感知
1、识记:
桴( ) 诔( ) 祇( ) 勾践( )
2、整体感知:
本专题中孔孟对“道”各有哪些论述?
三、读析、讨论、质疑
1、学生自读,找出自己的疑难,以备讨论交流
2、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疑难。
①道:指人生的真理。
②)桴:音fū,用来过河的木筏子。
③文章:这里指孔子传授的诗书礼乐等。
④性:人性。《阳货篇》第十七中谈到性。
⑤天道:天命。《论语》书中孔子多处讲到天和命,但不见有孔子关于天道的言论。
⑥德:旧注云:德者,得也。能把道贯彻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
⑦艺:艺指孔子教授学生的礼、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