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诗歌教学互动效应的理念与实践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中其他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4/9 8:50: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5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追求诗歌教学互动效应的理念与实践
余姚市高风中学  程载国
关键词:诗歌教学 互动效应  参与性
一、打破讲读二元垄断,构建互动阅读理念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我国几千年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总会以不同的诗歌形式创造自己的辉煌。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诗歌的读与写都似乎慢慢演绎成了文学圈子之内的自娱自乐,甚至于许多一线的中学语文老师都不清楚现在到底有哪些诗人在写诗,有哪些刊物在发诗。然而“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诗是提高学生“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的重要文学体裁。这几年中学语文课本(读本)中诗歌的比例较前些年有所提高,高考中诗歌鉴赏题的分数也略有增加。我觉得这种变化不管是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还是对于社会文化品味的提升,都是有益处的。
诗歌教学,我们以前一直都认为是件简单的事,似乎只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一曰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一向为我们所推崇,即便是那些在最新理念指导下的公开课,老师也会变着各种花样让学生不停地读,追求能当堂背诵;一曰讲,能引经据典摇头晃脑唾沫横飞地讲诗总被认为是教师学识渊博功底深厚的象征。有许多人甚至建议恢复私塾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把绝大多数时间用到对经典篇目的诵读上来。我们承认私塾教学的确培养了许多文学功底深厚的大师,但那种教学模式是以牺牲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代价的。当今的中学生只能将其四分之一乃至八分之一的时间用在语文学习上,如果我们不从教学模式上加以改革,不着眼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却只一味盲目复古,只能导致食古不化全面退化。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