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约4400字。
《蝜蝂传》教学设计
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 华晓燕
【学习目标】
1理解寓言讽刺唯利是图、贪婪成性者的深刻主题。
2鉴赏以虫写人、人虫类比的独出心裁的艺术结构。
3学习寓议于叙、耐人寻味、幽默诙谐的表述技巧。
【学习方法】
① 朗读法:
这是我国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朗读法对于散文这种文体较为适宜,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还可以解放教师,让教师从满堂灌的无效劳动中解脱出来。
② 讨论法:
这是布鲁纳所积极倡导的、很好的一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的一种方法,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和背景
柳宗元(773—819年),也叫柳中元,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城长安,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客死于柳州。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西文学村柳家巷),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世称“柳河东”。
他的寓言继承并发展了《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列子》、《战国策》传统,多用来讽刺、抨击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推陈出新,造意奇特,善用各种动物拟人化的艺术形象寄寓哲理或表达政见。代表作有《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传》、《罴说》等篇。嬉笑怒骂,因物肖形,表现了高度的幽默讽刺艺术。
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捐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贡,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
二、题解
这是一篇寓言小品,借小虫蝜蝂言事,讽刺“今世之嗜取者”聚敛资财、贪得无厌、至死不悟的丑恶面目和心态。本文虽然短小,却像是一面明镜,映射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作者善于观察生活,写小虫持物负重的本性如可目睹;更善于思考社会人生问题,写贪官污吏的贪婪成性入木三分。文章类比恰切,过渡自然,语言犀利,叙事生动,议论精警,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批判精神。千载至今,仍能警戒世人。
三、预习检查
1字音
蝜蝂(fùbǎn)卬(áng)踬仆(zhìpū)好(hào)怠(dài)黜(chù)不艾(yì)
2词语积累
蝜蝂:一种擅长背负东西的小虫。
者:复指代词。复指主语“蝜蝂”,同时,也表示语音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