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30字。
8. 雷电颂
初三语文组 李歌
教材分析
《雷电颂》鲁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作者由寻常事物激起的心灵之声。这篇课文选自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这部戏剧是郭沫若历史剧当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代表作。课文节选自第五幕的第二节,是屈原内心的独白,也是一片抒情意味浓厚的散文诗,非常值得吟诵。
学情分析
本文抒情意味浓厚,想象丰富,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完全靠课堂上的时间朗读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应让学生课前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剧作的时代背景。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体味文章气势,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与思想感情。
2、理解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
过程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历届屈原深切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
1.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表达思想感情,增强气势。
2.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意。
教学难点
1.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表达思想感情,增强气势。
2.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意。
教学方法:朗读法、研究探讨法
教学资源:查阅的郭沫若、屈原的资料。
教学手段:小黑板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郭沫若历史剧《屈原》中的灵魂和高潮——《雷电颂》,去倾听诗人的抒情独白。(板书课题、作者)
二、 简介写作背景
1、 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来写这部历史剧的?(见课本42页的资料二)
2、这部历史剧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学生默读资料一,指名读第五幕的内容)
三、 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小黑板)
伫立(zhù) 睥睨(pì nì) 咆哮(xiào) 波澜(lán) 污秽(hu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