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39张。有教案,约1300个字。
三八 熟读精思
2007-12-12
教学目标
1、调动多种诵读手段,感受熟读的趣味,建立良好的朗读习惯,并积累重点文言词句。
2、调动学生质疑、解疑的读书体验,以朗读促思考,体会精思与熟读的紧密关系。
3、在不同的读书方法的讨论中,体会说理的层次和引用法在说理中的作用。
说明:
本课作为预备年级的文言课文,有一定难度。同时作为“读书有味”单元重点篇目,其学习过程对学生终身发展,形成良好的诵读阅读思考习惯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从学习较易掌握的诵读习惯入手,调动声音、行为等因素,活跃课堂气氛,体验感知熟读的趣味。然后在文言词句方面的答疑后,充分发动学生围绕“熟读精思”“不求甚解”两种表面看似矛盾的该书法,通过自己阅读体会,感受熟读与精思的关系。最后顺势点拨引用与疏理层次的作用。整个教学贯穿熟读精思读书法的精髓,不求面面俱到,激发学生主动感知中体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老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以古人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激发学生探究,如何自己把握读书的精髓。思考列举自己读书的习惯或自己知道的读书方法。引发学生思考自己读书方法,引发学生主动读书的兴趣。
了解熟读的要求,感受熟读的趣味1. 从“熟读,使其言
皆苦出于吾之口”引发如何做到此?
2. 熟读应作好怎样
准备?又怎样做到?诵读,表演读来回答。
3. 词义答疑或出示
重点词义理解。1. 诵读、同桌互读,
表演读、感受熟读的要求。
2. 诵读中激发问
题,相互质疑,相互回答。通过诵读与表演读等多种形式感受全身心投入诵读的乐趣与初步效果。
最后通过学生回答老师的点拨,使学生感受“其义自见”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