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课堂实录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7 14:07:4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5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520字。背诵是文言文教学最有效的方法 ——《赤壁赋》课堂实录
授课班级:安徽省蚌埠市第七中学高一(9)班
授课时间:2007年12月20日下午晚自习
师:老师给同学们讲个笑话,某电视台有位长得很漂亮的女主持人,有一次她主持知识竞赛,她声情并茂地朗读了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然后问参赛者:“请问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参赛者不假思索地回答:“苏东坡。”这位漂亮的女主持人顿时愣了,迟疑了一会儿,她一本正经地说:“你只把姓答对了,名答错了,答案应该是苏轼。”(生笑)
同学们笑了,说说你为什么笑?
生1:苏东坡就是苏轼。
师:是吗?如果你在试卷上这样写,吴老师也同样会判你错。(生愕然)老师让你们课前预习课文并了解苏轼生平经历,都做了吗?
生:预习了。
师:结合你们所了解的苏轼生平经历,说说吴老师为什么这样判?
生2:东坡是苏轼被贬到黄州以后取得号,这之前他叫苏轼,我想《水调歌头》可能是他被贬黄州之前的作品吧?
师:恭喜你,答对了!(生笑)《水调歌头》是苏轼出知密州时的作品,那时苏东坡还没诞生呢。谁知道苏轼因为何事被贬到黄州来的?
生3:“乌台诗案”。
师:能说具体一点吗?
生3:苏轼的政敌故意整他,就从他的诗集里找了几句“反动”言论,在宋神宗面前打小报告,苏轼就被抓起来了。宋神宗爱惜苏轼有才,也就没有治他的罪,就把他贬到黄州来了。
师:苦难是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故天降将大人与斯人也,”
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师:余秋雨先生说,到了黄州后的苏轼是一个觉悟了的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余秋雨先生的散文《苏东坡突围》结尾写道: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今天这个晚自习我们一起学习苏轼的《赤壁赋》,先听老师背诵这篇课文。(教师背诵课文)
学习文言文离不开背诵,“背”是一字不错、一字不漏、一字不添地把课文准确地记住,“诵”则是把你的理解,用声音表达出来。这节课我们争取把这篇课文给背诵下来,有信心吗?(生面露难色)吴老师可是对你们充满信心的哦,给你们点儿压力,课上背不下来的同学,晚自习后留下来背诵。(学生骚乱)同学们,静下来,凡是能背下来的同学,每人发一枚吴老师自制的精致的书签。有信心吗?
生:有。(声音里有些无奈和畏难)
背诵第一自然段
师:谁来给大家读第一段?
生4:(读第一段)
师:刚才有三个字没读准,谁听出来了?
生5:“属”同“嘱”,读“zhǔ”;“少焉”的“少”读“shǎo”;“冯”同“凭”读“píng”。
师:大家齐读,努力记住每一句话。
生:(齐读第一段)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