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教案6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致橡树
舒婷
教学要点:
1、 把握诗中的意象及形式结构所孕含的感情和意义;
2、 感悟诗人渴求提倡的独立平等又互相依存、亲密无间的爱情观;
3、 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教学课型:读练课
教学工具:录音机、幻灯片、辅助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播放姜育恒的《梅花三弄》尾部。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情是人们所永恒热爱关注的话题。情有亲情,爱情,友情。亲情最让你感怀,友情最让你铭记,那么爱情呢?也许爱情最让你期待!
那么接下来请同学们说说你所渴望的或者理想中的爱情是什么样的,可以描绘画面,也可用诗句或最精练的语言概括。
爱情是“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誓言,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期盼;是“此情可等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惆怅,是“剪不断,理还乱”的迷惘;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苦涩;是“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缠绵;是“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的忠贞,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约定,爱情是甘露,爱情是烈焰,那么,在女诗人舒婷笔下,爱情又以怎样的姿态绽放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舒婷的爱情告白《致橡树》
二、 作者简介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生,当代女诗人,“朦胧诗”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诗集《双桅船》(曾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一届全国优秀新诗奖)、《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致橡树》既是她的成名作也是她的代表作。
三、 配乐朗诵
四、 指名要学生朗读,正音
炫耀xuàn 慰藉jiè 戟jǐ 霹雳pīlì
雾霭 ǎi 流岚 lán 虹霓ní
五、 学生齐读课文,并思考如果把课文分为两层,从哪里划开比较合适?
第一层由课文开头至“不,这些都还不够”,诗人在宣告自己不愿成为男性的附庸,对世俗爱情的摒弃。第二层由“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到结尾,表达了诗人新型的现代爱情价值观念。
六、 具体研读课文
集体朗读诗歌的第一层。学生思考:本层中诗人用了哪些意象来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