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在语文教学中荡漾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让美在语文教学中荡漾
重庆市育才中学(400050) 李小省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这些课文,不仅能给人以精神享受,还是学生认识世界的窗口。通过阅读和鉴赏这些课文,能使学生深刻地认识真善美,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提高其审美创造力。可见,使语文课堂充满美感、情感,使学生在“如坐春风”的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感染,从而净化学生美好心灵,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正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认为,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感教育,让美在语文教学中荡漾,关键是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师要有“美”的教学观念和“美”的修养
语文教师如果不懂得美的观念,就不能理解美感,也就不可能称职地进行美感教育了。美的观念和美的理想一样,既受时代的、历史条件的制约,也与一定的社会风气、民族风俗、审美趣味有着密切关系。从现实意义出发,美育就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的必修课。而实现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正是语文教育课堂。语文教师只有用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念武装了头脑,才能帮助学生抵制腐朽、丑恶、颓废的文化因素对学生稚嫩心灵的侵蚀和毒害,吸取进步、健康、科学的美的文化因素为我所用。当然,语文教师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美的使者,必须全面加强美的修养。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讲,教师应该着重加强自己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审美的心理品质等方面的修养,多阅读相关的文艺美学著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美学知识和美学修养。
二、注意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
语文教材中含有大量的“美”的教育因素,如绚丽多姿的题材美,真实具体的内容美,独具特色的风格美,灵活自由的形式美,诗情画意的意境美,以及凝练含蓄的语言美和生动丰富的情节美等等,可谓异彩纷呈,美不胜收。所有这些“美”的因素,都可以归结为三种基本形态:自然美、社会美 、艺术美。
1、注意挖掘文学作品中自然美的因素
自然美,即自然环境、景物的美,它能普遍诱发人的情感活动,引起美的感受和体验。恩格斯认为:“人们陶醉于自然时会忘记人间的一切忧思,会溶化在自由的无限的精神的骄傲意识中。”(《风景》)。这说明自然美摇荡性情、净化心灵的魅力是巨大的。更何况自然美还能折射出时代的光彩,体现人的创造力,引发富有哲理的情思。语文课本中就含有大量的自然美的描写:如《绿》中那令人心醉神迷的热烈美;《荷塘月色》中那引人遐思的朦胧美;《长江三峡》中那让人神往的雄壮美;《与朱元思书》中神奇秀丽的山光水色美;《天山景物记》中的皑皑白雪、莽莽森林、辽阔草原构成的山川图画美……对这些自然美的因素,我们只要认真开掘,仔细品味,定能引起学生的审美注意、审美联想和想象,开拓其视野,丰富其想象,激发其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