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一中2004年高中语文第一册期中测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鞍山一中2003—2004学年度上学期
期中考试高一(06届)试卷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选出下列词语中注音无误的一项( )
A.遒(qiú))劲 嘈(cǎo)杂 拜谒(yè) 供(gòng)不应求
B.熨(yù)贴 祈(qǐ)祷 映(yì)丽 泰然处(chǔ)之
C. 熏陶(táo) 亘(gèn)古 坍圮(pǐ) 不肖(xiào)之子
D.遏(è)止 翘(qiáo)盼 挟(xiá)持 肆(sì)意雕琢
2.选出下列词语中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 )
A.膏谀 班驳 廖廓 接踵而至
B.雀跃 慰籍 蔓延 明眸善睐
C. 阴凉 雾蔼 恪守 游目聘怀
D.渗透 风致 笑靥 姿态翩然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小白波斯猫扑入水中,大概觉得不对头,连忙 地回到岸上,把月亮的倒影打得支离破碎,好久才恢复了 。
②一切文艺的创造,决不是一些外界事物的堆拢,而是事物 个性的熔冶,范铸出来的作物。
A.矫捷 原型 经过 B.矫健 原形 通过
C. 矫健 原型 通过 D.矫捷 原形 经过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我常常不可理喻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
B.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也将消逝得杳无音信了。
C. 大海中多的是鱼,谁的丰收都不足挂齿;大海有漫长的历史,谁的固守都是一瞬间。
D.为了逃避法律制裁,这些贩黄窝点曾一度销声匿迹,待风声一过,又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两首诗之所以为诗,主要不在这两个故事,而且在故事后面的情趣,以及抓住这种简朴而隽永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艺术本领。
B.回想自己最初写小说的动机,发现这愿望也在全部动机中占了很大重量。
C.长次郎制造的称之为夕暮的名茶碗,对于我是十分熟悉的,那只茶碗的黄色带红釉子,的确是日本黄昏的天色。
D.人类和自然好像是一对孪生姐妹,我们有时高歌人类的伟大,富于创造;有时又慨叹自然的神奇,宇宙的浩淼无限。
6.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左丘明所作。它善于叙写战争,在叙事中又着重写人。
B.先秦散文,主要指春秋末期至战国时期的散文。大致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偏重于记述的历史散文,如《左传》《孟子》等:一类是偏重于论说的诸子散文,如《晏子春秋》《论语》《战国策》等。
C.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代表作品有长诗《毁灭》、《死水》,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
D.词,又称长短句,曲子词。词有词牌,又称词调。不同的词牌,其内容、段数、句数、韵律都有不同的规定。课文“沁园春”“采桑子”是词牌名,“长沙”;“重阳”是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