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云识天气》教案4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17 看云识天气
赵海民
教学目标
① 能概述课文内容。
② 了解并学习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写法。
③ 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热爱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点
理解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的应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好授课内容及多媒体课件,学生做好预习,搜集有关天气的谚语,注意观察天空中的云,同时要积累课文中的佳词妙句,为课堂交流做好充分准备。
○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教学设计
1、导入
用“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谚语来引出课题:
看云识天气
2、检查预习
①请学生读课文,师正音。
②全文主要说了什么内容?
3、学习课文
师:本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可以遵循规律,“抓特征、理顺序、用方法、语言准”从这四个方面学习,会更加清晰。
① 自主、合作、探究:
分小组,将云及其光彩的特征分类,并指出它们分别表示的天气情况。
可让学生自行设计表格,提示:a.共有几种类型的云?b.表格如何设计得简洁明了?
设计后,小组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指导:将云分为两大类,按云的形态可分为晴天云和雨雪天的云;再按云的光彩分四种。(只要顺序合理即可,设计的简洁些、详细些都可以,给学生一定的空间。 )作者抓住了说明事物的特征——云和天气的关系,同时有一定的合理说明顺序——总分。为了将事物事理说明得更加清楚,作者运用了不少说明方法。例如:分类别、打比方等等(当然也有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总括看来可称为生动说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语言的准确性,
②同学研读讨论。 (此部分为重点)
a. 能举例说明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吗?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b. 能举例说明文章语言的准确性吗?它们的作用如何?
学生自由讨论,畅所欲言。
反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