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教案2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3/10 19:02:04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8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630字。阿房宫赋  杜牧 朱蕴丹
第一课时
一、导语:孟子曾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荀子又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国富民强必以民为本。秦王不爱其民而大肆奢侈以致亡国的事实在后代的著作中多有论及。在唐代,杜牧又在《阿房宫赋》中,为什么要再次提起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读这篇赋。
二、解题 1、简介“赋”
“赋”是古文中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形成于汉代,盛行于六朝。多用铺陈夸张的手法,极尽渲染之能事,语言讲究对偶,注重声律、辞藻华丽,富于文采,称为骈赋。唐宋时,它已经趋向散文化,句式参差、长短不齐,多以散代骈,押韵也比较自由,被称为“文赋”。
“赋”是在“体物”的基础上来“写志”,也即是说“赋”一般是托物言志的。
赋虽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但今人亦喜袭用。因为赋具有借景抒情、铺叙的风格、托物言志的特点,人们往往借它作为写景抒情的散文的标题,即把“赋”字放在所要抒写的事物名称后面以表示一种文章风格,如《茶花赋》、《秋色赋》等,这里的“赋”显然只是“赞”、“颂”的意味,现代散文的“赋”和古代散文的“赋”差别很大,它们在形式上很少有相同之处。
2、杜牧简介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现在陕西西安人)。26岁时,也即唐文宗大和二年(828)中进士,授弘文馆校郎。后在地方军府任幕僚多年。37岁那年,也即开成四年(839)回到长安。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他为“杜樊川”。
杜牧工诗善赋,以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人们将他和杜甫相比,称他为“小杜”;又和他同时代的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事;诗歌语言流丽而又风味清新,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著有《樊川文集》。
3、写作背景
杜牧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藩镇割据,矛盾异常尖锐,大唐帝国,已处于崩溃的前夕。敬宗李湛,“游戏无度,狎昵群小”,“好治宫室,欲营别殿”,命人“修东都宫阙及道中行宫”,以备游幸。对于这一切,杜牧是愤慨而又痛心的。因此,杜牧借阿房宫来写秦始皇的荒淫奢侈,借写秦始皇的荒淫奢侈来劝告唐敬宗李湛,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唐敬宗李湛励精图治,富民强兵,这就是这篇赋的主要内容。
4、阿房宫 阿房宫,秦宫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役夫七十余万,工程浩大,至秦灭时仍未完工,因其前殿所在地为阿房,故称“阿房宫”。
三、整体感知
1、这篇赋的主要内容是:借阿房宫来写秦始皇的荒淫奢侈,借写秦始皇的荒淫奢侈来劝告唐敬宗李湛。
2、集体朗读第一、二段。划出不懂的地方,正音。
3、对照注释,学习翻译第一、二段。
参考译文
六国覆灭,天下统一,蜀郡的山林砍伐光了,阿房宫建成了。(阿房宫)连绵覆盖三百余里,(楼阁高耸)遮天蔽日。(阿房宫)从骊山北麓建起,折向西面,一直通到咸阳。(渭水和樊川)两条河流,缓缓流人宫墙。五步一座高楼,十步一座台阁;走廊曲折如腰带回环,屋檐翘起似鸟嘴啄食;(这些楼阁)各随地势而建,聚集对恃。盘扭回旋的,屈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