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阅读之文言句式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4/25 21:07: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常见文言句式
判断句式  被动句式  倒装句式  省略句式  疑问句式  
考试可能出的题型:一是直接检查句式有关内容,二是在句子翻译题中涉及句式的内容
高考题型剖析
2000年全国高考第十三题
从句式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部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 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
② 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
③ 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
④ 质杖其都督,除吏名
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C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1999年第13题
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份发,正确的一项是
A 在郡多有出息,(研)常得郡县为征
B 及(琼)欲求谒,度知其意
C 苦请,(颖)遂便为留
D 自从(琼)贷粟以给付饥者
一 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夫战,勇气也。”
   3.“......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粟者,民之所种。
   4.“......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5.用即“乃、必、亦、即、诚、皆、则”等副词表示肯定语气。
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梁将即楚将项燕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二、被动句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