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470字。
参赛教学设计《诗意的月亮》
青海大通二中 李秀珍
《诗意的月亮》教学设计
(自编课外延伸课)
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在已有古代诗文知识的基础上拓展,了解“月亮”的有关知识。
2、学习月亮这一独特的意象在古诗文中的内涵。
3、由课内到课外丰富课堂知识,丰富文化底蕴。
(二)能力目标
1、在回顾品味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了解高考诗歌鉴赏题型和欣赏高考优秀作文。
3、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古诗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学习古代文人借写月诗文传出来的乐观心态。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和鉴赏高考诗歌鉴赏题。
2、提高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
教学难点
鉴赏写月诗的意境和感情,领会作者在诗句中流露的思想感情和深刻意蕴。
教学方法
1、教师主导式教学方法。教师在讲授时借助多媒体、板书、范读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师生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师生间的问答、对话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还要指导学生做练习。
学法指导
1、讨论法。在课堂上,通过讨论让学生相互启发,集思广益,解决问题。
2、诵读法。通过诵读回顾学过的相关诗句。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春江花月夜》音乐,中国探月工程标识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背景音乐《春江花月夜》,展示课件)
师:请同学们看老师身后的图片是什么?
同学们回答,教师明确:中国探月工程标识。
师:大家知道2007年10月“嫦娥一号”已经成功发射。在我们中国文化里,月亮一开始就不是一个普通的星体,它伴随着神话的世界飘然而至,负载着深刻的原始文化信息,凝聚着我们古老民族深厚的生命感情和审美感情。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诗意的月亮,感受中国独有的月文化。说到月亮,大家知道月亮的别称和与月亮有关的神话吗?
二、回顾与月亮有关的神话和别称 (展示课件)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神话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树等,别称有白玉盘、婵娟、玉兔、玉桂玉轮、夜光、素娥、白玉盘等。
师:当代诗人雷抒雁在《捉月》诗中说,“月在诗人怀里,诗人在月亮怀里。”月亮的出现和存在,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诗歌与文章的内容。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学过的写月诗句,看看古人喜欢在什么样的情境中用“月”,或是用“月”表达什么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