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辨析技巧例谈
如果我们把平时做的病句题(包括历次高考题)进行归类整理,不难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那就是绝大部分病句,都有一个或几个标志性词语或者说是敏感部位,就如同病人都有征象一样,概括起来说即“五个词”和“两个字”。下面就以部分高考题及其他病句为例,谈谈并举辨析的技巧——寻标志,辨病症。
一、五个“词”
1.数量词
例1: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蜜蜂的多少劳动吗?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
标志:50万朵
病症:搭配不当。“50万朵”后要加“花”。
例2: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报到。(94年全国题)
标志:15日
病症:表义不明(歧义)。去掉“前”或把“去”改为“到县里”。
例3:公园门票定价过高,像世界公园和中华民族园的门票均在50至60元上下。
标志:50至60元
病症:不合逻辑。“上下”改为“之间”。
总结:如果一个句子中有数量词,先看其本身表达是否正确,再参照其前后(紧邻)的内容看搭配是否相符或者表述是否明确。
2.介词
例1: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97年全国题)
标志:在
病症:搭配不当。在……中”应为“从……中”。
例2: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3起饲养员培训班。(97年全国题)
标志:为了
病症:成分残缺。“喂猪”后应补上“的技术”。
例3: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99年全国题)
标志:关于
病症:搭配不当。“关于”改为“对”。
总结:介词和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代词组成的介宾短语在句子中可做定语、状语和补语,实际运用中很常见,也最容易出错,所以与介宾短语有关的病句在实体中出现频率最高。如果一个句子中有介词,先看它有无宾语,再看搭配是否正确和有无歧义。由他而起的病症,一般是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表义不明(歧义)。
3.否定词
例1: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睡处不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