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阅读知识汇总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初中素材 / 中考专题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5/23 16:15:1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360字。  
中考复习阅读知识汇总
  1、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方法:用心读懂全文→提炼中心大意(人、事、情、理)→认真读题干,明确思路→答题扣词题干中的关键词→尽量要点齐全(分值)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2、描写方法:动作、语言、心理、外貌、神态,细节描写。 
  3、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插叙作用:插叙了……内容,揭示了人物……的思想成因;或与……形成对比,突出人物形象或中心;或交待时间缘由,为后文作铺垫。 
  4、记叙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5、记叙线索:以物件为线索(题目)、以感情或感情变化为线索(文中变化的词语有时鲜明)、以事件为线索(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 
  6、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含义:双层含义(表层和深层)(表层:表面指……)(深层:实际指……:象征……:联系文章中心)或一语双关。 
  作用:A: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使文章结构严谨。 
  B: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文章的主题。 
  C: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D:含蓄新颖、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运用比喻、拟人、象征手法的) 
  7、开头作用: 
  A: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倒叙) 
  B: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景物描写) 
  8、结尾作用: 
  A:(议论抒情)点明主旨,深化中心,升华感情。 
  B:含蓄隽永,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C:照应开头(首尾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更严谨。 
  9、人物性格和精神品质的概括(任务评价): 
  摘文中词语;看具体描写;看所写事件;从不同角度全面概括。 
  10、概括事件:人(主人公)+事(起因+经过+结果) 
  总结中心:本文通过记叙(描写)……事(物、景),揭示了……的道理,歌颂(鞭挞)了……的品质(现象),表现了我……之情。 
  11、心情或心理:因……(语境概括)而……(心情概括)的心情或心理。 
  12、详略作用:详写……,略写……,使文章详略得当,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13、修辞句或描写句有什么作用:(赏析题多见,注意选择赏析的句子) 
  比喻句: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的心理(性格、品质、形象)等。 
  拟人句:把……拟人化,生动活泼地表现了……的特点。 
  排比句:增强气势,使语言酣畅淋漓,使感情更加强烈。 
  对偶句:是语句形式整齐,音韵和谐、铿锵悦耳。 
  描写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的心理(性格、品质、形象)等。 
  哲理句:点明中心,深化主旨,升华感情,揭示了……的哲理,给人启迪或教育。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