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营生父母身后堪忧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外出营生父母身后堪忧
江苏省兴化市安丰高级中学 徐地仁
随着经济发展地域化优势的不断加强,劳动力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向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流动已经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现象。然而正是在父母们大量外出营生的浪潮中,当今由学校、家庭、社会所构建起来的“三环教育”中的“家庭”一环渐渐弱化以至失落,从而带来了一系列与之相应的有关中学生教育方面的问题。
父母外出营生,某种意义上讲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中人们物质生活提高的内在要求,是一种符合社会进步的积极性趋向。但是,倘父母们因追求物质生活的发展而疏漏了对子女的教育时,这当中的轻重得失又如何来衡量呢?
为了外出营生,父母们往往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亲戚朋友们照看。从形式上看,这种看护关系的转化,似乎很合于世俗生活的常式思维,因而也是为一般世情常理所认可的。然而“世上只有妈妈好”,父母的关爱岂是一般人情所能代替的?对于正处于生理心理上逐渐走向成熟阶段的中学生来说,他们有许多迷茫困惑需要引导,有许多彷徨苦恼需要倾诉,有许多希求渴望需要慰解……可是父母作为他们人生这一时段中最亲密最有实效的人,偏偏在他们特别需要关爱的时候丢开了他们,“此中滋味,谁能解得开!”于是孤独失落,心灵在爱的缺失中扭曲,不健康的因素悄悄地侵蚀着稚嫩的身心。这样一来我们便会常常从学生的作文周记中读到一些有如控诉性质的话语。“初中时,父母在外面挣钱,我就和外婆住在了一起。外婆很疼我,不仅包下了我的所有生活服务工作,而且还经常给我买些零食之类的东西吃。但我并不满足,父母的做法让我时时觉得自己是一个从未被爱过的孩子,我的心中总是被一种报复的情绪占据着。”“一次我的考试成绩落在了我的一位老同学的后面,一向坚强的我静静地流泪了,然而就在我伤心的当儿,我的心中却升起了一个借口:他生活在父母的爱抚之中,可我什么也没有!”这些话语,读来令人怦然心动,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触人眼目的事实:缺少父母直接关爱的学生,他们心中对于父母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异!可见,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父母的关爱实在是不可或缺的。“鱼儿离不开水,花儿离不开阳”,我们没有理由不引起重视。
当这些学生心中对于父母的情感发生变异的时候,另类色彩的情感最易于乘虚而入,占据他们的心灵。失去依靠的情感随着风儿飘荡,她是多么地渴望尽快获得栖息呀!于是江湖气特浓的哥们姐们关系引发了他们的向往,越出规范的男女生情结让他们如痴如醉,网络里虚拟的“多彩”世界顺理成章地为这些本该是饱满充实的心灵提供了托身的殿堂。也许我们都曾为这些所谓的问题学生的所作所为而伤透脑筋、感慨万端过,但是当我们把目光转向他们的背后时,当我们站到他们的位置上设身处地想想时,我们又能说些什么呢?没有阳光的日子是灰黯的,谁都会为寒风中哭泣的灵魂送上一份真诚的同情。把那片属于他们的阳光还给他们吧,让心灵在春风煦日中微笑!
与情感扭曲连在一起的另一个相关现象便是当今中学生日益偏轨的金钱观念。也许是由于要对不能给予孩子即时的关爱加以补偿,也许是由于身在外地而对孩子的要求不怎么了解,也许是由于手头上钱多了故而宁愿让孩子过得“轻松自如”些……总之外出营生的父母们给孩子手头上造就的宽裕是让人“刮目相看”的。常常见这些孩子收到远方父母寄来的数百以致上千元的汇款,或者有的父母则干脆在一开学就为孩子办好了数千元不等的信用卡,生怕孩子用钱不方便。有了这一背景,理所当然地便有了这些孩子对金钱的“挥洒自如”。穿的用的须讲究名牌。吃饭要买有档位的菜。过个生日什么的,那就更不能少了请朋友同学到饭店中“搓”上一顿了,一掷千金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