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虚词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5/6 17:27: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87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文言虚词(一)
教学设想:
  学生平时做每日一练,对古文阅读中考查虚词的题目一直憷头,正答率不高。
  几年来的高考,对虚词的考查一直是四个选项,八个句子,形式是两两比较,考查异同,其中一个选自课本,另一个出自所供文段。
  据此,让学生熟悉、积累、梳理课本上的文言词句是提高效率,系统掌握文言虚词的一条途径。也只有立足课本,重视课本,才谈的上知识能力的迁移。
教学内容: 对《大纲》中规定的虚词,用三节课总结归纳,本节重点整理其中的“而”“乎”“其”“所”“为”“之”
教学方法:学生课下自行整理有关虚词的例句,前后桌四人一组交流,然后选其一归纳后写在胶片上,推选一人讲解,用法不完整时其他同学补充。(要求书写正确,有出处,翻译无误)
教学过程:
一导语:古文是汉语言的精品,“实词主其义,虚词通其气”。如果文言中的实词是一座大厦的砖石,那么虚词是钢架结构和水泥。人物的语气,对事物的态度,心理都可以通过对文言虚词的体味得出。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全文402字,有25处用“而”,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21处用“也”字写乐。它之所以历代传诵,成为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和他的虚词运用有很大的关系。
二整理归纳(由学生完成)
而[词义例释]
1.蟹六跪而二螯。
★作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3.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5.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
★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6.吾恂恂而起。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7. 而母立于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