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艺术》教学设计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8/25 20:32:1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670个字。
  案例名称 《科学与艺术》 科目 语文
  教学对象 九年级 课时 1 提供者 白丽娟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为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是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科学与艺术》画册所写的序言。从文体上看,这是一篇十分典范的议论文,论证思路清晰,论据使用合理,有助于学生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就内容而言,科学与艺术在常人眼里似乎是截然不同的,人们大多强调二者的差别。本文作者却独具慧眼,谈论了科学与艺术的共性。本文的价值就在于匡正了以往的偏颇,提出了新的思路,有助于人们全面地、辩证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本文的思想比较深刻,要初中生完全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但本文对学生很有现实意义。如何正确认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如何正确认识文科与理科的关系,如何对待偏科的问题等等,都是学生不可回避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而本文,可以说,恰恰是解决这类问题的钥匙。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阅读议论文的一般方法,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
  2、理解本文举例论证的特点及其在论证中心论点方面的作用
  3、能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进行论证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组织讨论、互读课文等方法,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及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使学生理解本文的现实意义,正确认识学科间的联系,端正学习态度
  三、学者特征分析
  (1)心理特征方面:初中生的思维方式正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但在此过程中仍需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
  (2)知识储备方面:九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阅读议论文的能力,但对序言和跋文还很陌生,相关练笔也很缺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