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北平》ppt46
- 资源简介:
约14张,附带教案。《想北平》教学案
备课时间 2008年9月18日
教学目标:1.反复研读,与文本、编者对话,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思乡之情;
2.了解散文衬托手法,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感情的写法
教学重点:1.作者字里行间的表达中透出的强烈的主观性,体验作者的感情。
2.如何用衬托手法表现北平的妙处
教学难点:1.作者字里行间的表达中透出的强烈的主观性,体验作者的感情。
2.如何用衬托手法表现北平的妙处。
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前预习: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黏( )合 什刹( )海 苇( )叶 辜( )负
菜圃( ) 廿( ) 匀调( ) 橘( )子
2. 阅读文章,思考老舍与北平的关系,作者为什么爱北平,并把对北平的感情上升到爱母亲的地位?老舍笔下的北平是什么样子的,它有哪些特点?
答:
3.在对话栏中写出自己的阅读体会,课上进行交流。
二、作者介绍
老舍原名 ,字 。因为他降生的第二天(2月4日)正当“立春”。老舍是他的笔名。一位京味很浓的现当代作家。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 ”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老舍著作的一大特点是,大部分是写北京的。它们的“北京味儿”(即指用提炼过的普通北京话,写北京城,写北京人的遭遇、命运、希望。)很浓。代表作,一般公认的有:长篇小说《离婚》、《 》、《 》、《正红旗下》;中篇小说《微神》、《月牙儿》、《 》。话剧《龙须沟》、《 》。全是写北京的。
三、解题:
标题的“想”为什么不换成“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