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教学设计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4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0/3 18:30:0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1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610字。分三课时。
  六国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当、礼、宜、故事、颠覆14个词语的含义。
  2.归纳:得、非、或、相、势5个多义词的义项。
  3.掌握词类活用——使动用法。
  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运用设分论点,并举例论证论点的方法。
  2.背诵课文,领悟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德育目标
  了解六国破灭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今的意图,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1.揣摩语言,体味本文所具有的雄辩力量和充沛气势。
  2.理解14个词语及归纳5个多义词,掌握文中特殊句式及使动用法。
  ●教学难点
  1.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在严密的逻辑中渗入鲜明的形象感。
  2.背诵全文。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提问法。对文中简单问题,通过提问法,引起同学的注意。
  3.讨论法。通过学生广泛讨论,提高同学们对疑难问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4.比较法。通过同类型文章的比较,加强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扩展阅读视野。
  ●教具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简介作者及其作品
  2.整体感知课文
  3.研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宋代有一位著名的散文家,其自比于贾谊,欧阳修称赞他的文章“精辩雄伟”,以为“贾谊、刘向不能过”。他的文风雄健,与其两个儿子合称为“三苏”。同学们知道他的姓名吗?苏洵(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他的散文名篇,散文园地独放的一枝奇葩——《六国论》。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