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教学设计1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三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0/5 10:26:0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8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210字。劝 学
  (国际教材人教版必修 3 第 10 课、苏教版必修 1 、山东人民版必修第一册第 1 课、广东教育版必修 4 第 15 课)
  [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
  先秦诸子散文是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创作自由,思想纷呈的文化盛宴。其在思想上的阐发和艺术上的创造,对后代散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荀子的《劝学》是诸子散文中广为传诵的佳篇。《劝学》虽节选原文的一、三、六段独立成篇,却天衣无缝,一脉相承。《劝学》旨在劝勉人坚持不懈地学习,用学习来指导自己的思想言行,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全文议论纵横开合,立足于“劝”,多方面、多角度取譬设喻,深入浅出,思路绵密,见解精辟。文中多处名句已成为我们现在的常用成语或自勉奋进的座右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在教学本课时,一是梳理文言知识点,赏析并学习比喻论证的方法;二是学习《劝学》的主要观点,领会学习的重要性,并能用发展的观点重新审视文章的思想内涵。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⑴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⑵鉴赏、学习比喻论证方法。⑶理解《劝学》的主要观点,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 教学策略与教学过程 ]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今天很偶然发现了一个有蕴味的句子,可惜它是残缺的,大家可尝试将它补充完整。投影残句:可以使人免除人生的三大痛苦:贫穷、烦恼与孤独。(工作、学习、奉献等)大家补充的都很有道理。对于同学们来说呢?关于学习的名言举不胜举,大家可以说说(指名交流),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下两千多年前的儒学大师荀子关于学习的谆谆教诲。它的题目是:《劝学》。
  (激发兴趣,启发谈话,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导入新课,使学生生产急于阅读的欲望。)
  二、疏通字句,整体感知。
  1 、疏通字句,积累文言知识。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句意。
  (2)找出难句,各小组集中讨论释难点。
  (3)将学生分为五组,各组归纳一点: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固定用法、虚词“而”、通假字。小组讨论交流后教师归纳小结:
  词类活用: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名词活用为动词——游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名词活用为状语——在上、在下)
  特殊句式: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词结构后置)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词结构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木直中绳,糅之以之为轮。(省略句)
  固定用法: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或方法)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糅使之然也
  (……者……也,表示判断)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