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纲要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诗歌鉴赏纲要
一、主要诗歌类型及宏观鉴赏
1、借景抒情诗(从写作目的上划分):悟景(境)析情。
2、咏史怀古诗(从写作性质上划分):
①感慨兴衰;②寄托哀思; ③托古讽今。
3、伤春伤别诗(从写作内容上划分):
①韶光易逝、壮志难酬,寄寓人生感慨;②对亲朋、好友、爱人等的思念;③美人迟暮。
4、山水田园诗(从写作对象上划分):以境寄情(向往与厌恶)。
5、托物言志诗(从写作技巧上划分):
①描写物之特征,摄取物之神韵、品性; ②寄寓情感; ③物人合一。
托物言志诗,通过三种技巧的共同运用达到表达心志、情操等目的。
6、边塞诗(从写作内容上划分):
①抒写将士奋勇杀敌、精忠报国的战斗精神;②抒写边塞军旅生活,传达将士们的思念之情;③讽刺统治者穷兵黩武。
二、诗歌景物描写的作用
①借景抒情;②营造氛围;③塑造背景或环境;④衬托人物品质或性格或情操; ⑤以景衬境、以景衬情;⑥奠定情感基调。
三、诗歌鉴赏内容要点
1、形象 文学作品中展示的生活图画,一般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
①人形象,包括人物的品质、情操和思想感情;诗中的“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②景(环境)之特点;③物形象(咏物诗):物之特征。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景中情。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象出来的主观的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2、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是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3、表达技巧
①抒情手段: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或移情于景);托物言志(象征);
②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③创作方法:赋、比、兴;
④表现手法:点面结合、想象联想、象征寄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反衬(对比、烘托);
⑤修辞:比喻、拟人、夸张、互文、隐语(或双关)等;
⑥用典(用典的作用: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⑦调用角度,如由远而近、由上而下等。
4、语言
①清新、自然、朴素(如山水田园诗); ②豪放俊逸(如李白诗);
③沉郁顿挫(如杜甫诗); ④峻伟奔腾,雄浑豪迈(如边塞诗)
⑤委婉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如用典诗和咏史怀古诗);⑥平实、直白(如白居易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