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遥望……》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2/1 14:48:3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050字。
  《我遥望……》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曾卓的简历,体悟诗人的情感。
  能力目,标:训练学生吟诵、感悟和理解的能力,感悟诗歌的思想情感,学会诗歌鉴赏方法。
  情感目标:要珍惜年华、珍爱人生,要加倍努力,成就事业,充实人生。
  教学重点: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和作品内涵,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难点:对诗中意象的理解和把握;展开想象,对诗歌进行补白。
  教学课时: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
  (一)导语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优秀的诗人很多。同学们都知道唐诗宋词,殊不知中国的现当代诗歌也是璀璨夺目。下面先为大家朗诵一首我自己比较喜爱的一位当代诗人的诗。
  (多媒体出示《悬崖边上的树》的末段。) 
  这位诗人便是曾卓,我们今天要一起来赏析他晚年写的一首诗:《我遥望……》。
  (二)听读课文,把握意象,体会情感
  1 请大家轻轻地自由吟诵这首诗。
  2 请大家推荐一位同学来朗诵这首诗。(老师在朗读节奏、快慢等方面稍加指导。) 
  3 听多媒体配乐朗诵。(同时要想象诗的画面之美。) 
  明确:诗者,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歌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为了抒发内心的某种情感,诗人就从周围的人、事、景、物中选择对象。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其中。融注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人、事、景、物便是意象。解读诗歌应从捕捉、品味意象开始,来还原、丰富这份情感。
  4 请同学们再次自由吟诵这首诗,把握意象,体会情感。并在头脑中勾画出诗歌所展示的画面,借助勾勒出的画面品读诗歌所传达的情感。
  学生思考回答,师生互相交流。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适时抓住诗歌中的几个意象引导学生赏析。如:怎么理解诗中两个重要的意象——“港口”“故乡”?为什么诗人在“港口”前面使用了“异国”的字眼?为什么“故乡”会“迷失在烟雾中”呢?第一节中的“偶尔抬头”和第二节中的“有时回头”,字面上只有细微的差别,但包含的内在情感一样吗? 
  5 教师小结:
  PPT:把握意象,领悟和品析诗歌情感。意象:饱含着诗人情感意蕴的形象,“意”指诗人的情感意蕴,“象”指物象和事象。
  明确:把握诗歌塑造的意象,就能把握诗人所抒发的感情;理解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体味诗中的相关哲理,就能对诗歌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对诗歌作出合乎情理的鉴赏。
  (三)联想想象,填充空白
  1 问题:大家看课文,诗人写这首诗时大概多大啦? 
  明确:作此诗时,诗人已是将近六旬的老人了,回首往事,年少的幻想、青春的激情、中年的坎坷,一齐涌上心头。诗人以“回忆”的视角扫描颇不平坦的一生,应该有许多画面可以描写,但他却不着一字。从第一节到第二节几十年的跨度,诗人只用“抬头”与“回头”、“港口”与“故乡”的对比来表现,而一生的历史、人生的意义等,却全部留给读者去补充想象。这便是我们所讲的“空白艺术”。
  2 拓展延伸
  PPT:“空白艺术”在许多艺术领域中都有运用。国画中有“计白当黑”之法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