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考考点梳理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初中素材 / 中考专题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3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2/22 14:56:3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4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2440个字。
  2009中考考点梳理一:语音
  专家解读考点:
  汉语拼音是中考语文命题必须关注的一个考点。汉语拼音不仅是一个人说好普通话的基础,更是一个人识字认字的一项基本技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后同)对汉语拼音教学作了明确的规定,语文教材也相应地作了具体安排。从2008年全国中考试题对汉语拼音考查的情况来看,主要涉及到下述几个方面:①能给词语、成语或句子中加点字注上汉语拼音;②能根据词语、成语或句子中的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③在具体的语境中认读多音字;④能辨认常用汉字的习惯性错读。考查的内容主要是学生所学教材中出现的常用字和多音字,试题载体则不限于学生所学教材中的词语、句子,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生活和时事中的鲜活材料。
  题型分析:
  2008年全国中考试题中的语音试题,在题型上主要有:①选择题:或选出所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或选出所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或选出所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或选出所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或有错误的一项;或选出所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②填写题:或给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在语段中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③改错题:改正所列词语中不正确的读音。
  解题方略:
  汉语拼音侧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考查内容兼顾课内课外,涉及范围很广。解题时务须看清题目要求,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冷静答题。这里的关键,是要按照课标要求,掌握常用的3500个汉字,尤其是所学教材中的注音字、多音字。
  典型例题透视:
  例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5•12”汶川特大地震,震hàn()了整个中国,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瞬间离去,一座座美丽的城市顷刻变成废xū()。但是,天灾无情人有情,在灾难面前,我们众志成城,抗震救灾,pǔ()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彰显了中华民族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的钢铁精神。(2008年浙江绍兴市中考试题)
  答案:撼墟谱
  透视:这是一道填写题,主要考查考生根据语段具体语境中的拼音写出相应汉字的能力。试题材料选自课外。汶川大地震是震惊世界的巨大灾难,在灾难面前,十三亿中国人共同抗震救灾,考生对此情境应该很熟悉;撼、墟、谱三个汉字是考生课内所学,又是2008年5月以来各大媒体使用频率很高的三个字,考生对此自然也是耳熟能详。解答这道题,首先要把试题读一遍,弄清试题要求;其次是要与平时对汶川大地震中的有关事件及报道联系起来,然后再根据具体的语境准确填写与拼音相对应的汉字。
  2009中考考点梳理二:文字
  专家解读考点:
  文字也是中考语文命题必须关注的一个考点。课标要求初中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和多种检字方法独立识字。从2008年全国中考试题对文字考查的情况来看,主要涉及到下述几个方面:①能使用多种检字方法使用字典、词典;②判断汉字书写的正误;③辨读课文中常用汉字的形似字;④纠正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错别字;⑤从词语、句子或语段中发现并改正错别字并进行原因分析;⑥从广告词中找出因创意而用错的字并进行原因分析。考查的重点主要是发现和改正错别字。
  题型分析:2008年全国中考试题中的文字试题,在题型上主要有:①选择题:或选出所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或有错误的一项;或选出所列词语或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或选出用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查找所列汉字有错误的一项。②创新题:给某一汉字增加一个笔画组成不同的汉字;在所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某一汉字意思相近的字。③改错题:在所列词语中找出错别字并按顺序规范、端正、整洁地改正在田字格或方框里;在语段中找出错别字并在文后横线或括号中改正;找出所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拼音后的横线上填写相应汉字。
  解题方略:文字试题主要考查考生认清字形、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对3500个常用汉字能规范、清楚、端正地书写,平时在写作、生活和课外阅读中要留心观察,发现错别字要及时纠正。要特别注意课文中出现的形似字、注音的常用字和日常生活广告中的错用字。
  典型例题透视:
  例下列词语中有两个书写有错误,请把这两个词语的正确写法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在括号里。
  妙首回春锐不可当谈笑风生
  非同凡响玲珑剔透明察秋毫
  耳濡目染通宵达旦扶危济困
  情有独钟众志成诚别具匠心
  2009中考考点梳理三:书写
  专家解读考点:
  书写能力是语文素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样也是中考语文命题关注的一个考点。2008年全国中考语文书写试题主要涉及到下述几个方面:①综合评价全卷书写;②指定具体的语言材料让考生用正楷字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③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体会汉字的优美;④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⑤书法文化常识了解。
  题型分析:2008年全国中考试题中的书写试题,在题型上主要有:①综合评价题:对考生答卷全卷书写综合评分。②书写题:要求考生用正楷字在方格或田字格中书写指定的词语、格言或诗句;给出书法作品要求考生书写条幅。③填空题:填写书法文化常识。
  解题方略:书写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基本的书写能力。平时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规规矩矩地写字。对于方框或田字格,要做到妥善布局,结构匀称,笔画到位。
  典型例题解读:
  例写字。
  1.新课标要求初中生能够“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所谓“临”,即在字帖外用纸临写;所谓“摹”,即在字帖上直接蒙纸描摹。“临”与“摹”各有长短,正如古人所说:“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请将古人这句话正确抄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2009中考考点梳理四:词语
  专家解读考点:
  词语是语言表达的基础。一个人语言能力的高低,往往取决于掌握词语的多少,掌握的标尺是积累、理解和运用。课标对词语教学的规定十分明确,教材也以课文为背景通过注释和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作了具体安排。从2008年全国中考试题对词语考查的情况来看,主要涉及到下述四个方面:①正确理解与运用课内外常见的词语和新生词语;②了解词语的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辨析常见的同义词、多义词、反义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③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及表达效果;④联系生活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章中有关生词和新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考查的内容主要是在学生所学教材中出现的常用词语和新词,试题载体则不限于学生所学教材,很大一部分是把所学词语移用于生活和时事中的鲜活材料。
  题型分析:2008年全国中考试题中的词语试题,在题型上主要有:①选择题:选出所给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或解释不当的一项;选出依次填入句子或语段中的词语或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选出所给句子中加点词语或关联词语或熟语使用有误或不当的一项。②简答题:结合具体语境解释指定词语的意思并用新词造句。③填空题:从备选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词语或用序号按要求填空。
  解题策略:词语试题侧重考查考生积累、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常用词语以学生所学课文中出现的词语为准,新生词语则以当前流行的一些热词为准,试题材料兼顾课内课外,以时事材料为主。解题时务须看清题目要求,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冷静答题。这里的关键,是要在积累上下工夫,掌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常用词语,同时也要了解当下流行的并经国家语委认可的一些新生词语。
  2009中考考点梳理五:成语
  专家解读考点:
  2008年全国中考试题对成语的考查,主要涉及到下述四个方面:①正确理解与运用课文中出现的常见成语;②辨析常用成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③了解成语的基本含义和所携带的故事意义;④判断成语使用的正误,辨析常用成语的感情色彩;⑤根据具体的语境意义写出成语,理解成语中加点字的含义。考查的依据主要是在学生所学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成语,试题载体主要来自于课外。
  题型分析:2008年全国中考试题中的成语试题,在题型上主要有:①选择题:选出成语和释义等搭配有误的一项;选出对成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选出句子中加点成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选出成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选出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或不正确的—项;选出语段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或两项;选出对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分析不正确的一项。②填空题:填字将成语补充完整;以一个成语的四个字为开头各写一个与其意思相近的成语;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要求填写相应的成语;根据相关提示在语段中填写成语;在语段中用相关的成语替换画线文字。③简答题:简要评说借用成语制作的广告词。
  解题策略:成语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成语的能力。对教材中出现的常用成语,要联系生活实际从理解和运用两个角度进行复习;注意对成语基本含义或成语中的某一个字的理解;纠正广告中基于技巧误用、错用的成语等。
  2009中考考点梳理六:修改病句
  专家解读考点:
  修改病句是中考语文命题的一个必考内容。能否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正确地修改自己的文稿,做到文从字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是个人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2008年全国中考语文修改病句试题主要涉及这样几个方面:①辨析并判断句子的正误;②从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对、结构混乱四个方面有侧重地修改病句;③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④在语段中找出病句进行修改或用符号修改。考查的依据主要是学生在读写实践中常犯的四种语法错误,试题材料主要来自各种媒体以及同学们的习作。
  题型分析:2008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中的修改病句试题,在题型上主要有两种:①选择题:选出所给句子中没有语病或有语病的一项;选出对所给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②改错题:在所给病句上直接修改;在语段中修改画横线的有语病的句子;在语段中找出有表达错误的句子并改正;在句子中画出语病处并提出修改意见或结合具体病句写评语;在习作中用符号修改病句。
  解题方略:修改病句试题侧重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修改病句的能力。修改病句以改正确、改通顺为原则,不作语言修饰,不变句子原意,正确地把握句子结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对、结构混乱四个方面的语病。
  典型例题透视:
  例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B.每当站在中国地图前,使我产生无尽的联想。
  C.经过精心筛选和广泛征集,北京奥组委最终确定“福娃”为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
  2009中考考点梳理七:句子排序
  专家解读考点:
  句子排序是中考语文命题的一项常考内容。句子顺序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一个人说话和写作的水平。2008年全国中考语文句子排序试题主要涉及这样几个方面:①理解长句的基本结构;②理解语段中关键句子的意思;③为上下文衔接选用恰当的句子;④用序号重新排列句子顺序使其通顺并前后衔接一致;⑤在语段空白处插入与上下文相衔接的句子等。考查的重点是句子顺序问题,试题载体主要来自各种媒体。
  题型分析:2008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中的句子排序试题,在题型上主要有两种:①选择题:选出所给句子句意表达准确的一项;选出所给句子内容前后不连贯的一项;选出宣传语中四字短语之间衔接不恰当的一项;选出填入横线中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选出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②填写题:用序号调整句子顺序;在横线上填写恰当内容使语意连贯、句式整齐。
  解题方略:句子排序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对于句子顺序,平时在阅读中要注意典型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间的衔接;对于句意理解,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关键语句的意思。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