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中考语文试卷集4(5套)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02年青海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24分)
1.下列词语音、形、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匿(nì)名 辩伪去妄 并行不悖(bèi 相反、相冲突)
B.裨(bì)益 笔耕不掇 惟妙惟肖(xiāo 相似)
C.阴晦(huì) 敷衍塞责 偃(yǎn放倒)旗息鼓
D.缄(qiān)默 义愤填膺 美轮美奂(huán繁富的样子)
2.某班同学要给“希望工程”捐279元钱,请你按汇款单的要求,把钱数填写在下面田字格中。(3分)
3.根据课文原文填空。(10分)
① ,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② ,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③兴, ;亡,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④(出师表》中诸葛亮指出先汉兴隆的原因是:“ , 。”
⑤《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 , 。”
⑥《岳阳楼记》中,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两句是“ , 。”
⑦杜牧《江南春》中前两句诗是“ , 。”
⑧白居易《卖炭翁》中揭示卖炭翁悲苦处境和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
”
⑨他们的品质 ,他们的意志 ,他们的气质 ,他们的胸怀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
4.你是十四五岁的中学生,如果向不同年龄段的人问去公园的路,该怎样问?(3分)
①问小学生:“ ?”
②问三四十岁的中年人:“ ?”
③问六七十岁的老人:“ ?”
5.下面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这个时候,它浑身无力,精神不振。②很快就把一冬天积存在肠胃里的食物残渣排泄出来。③美洲的大黑熊冬眠醒来以后,懒洋洋地爬出了窝。④于是,它就去寻找一些有轻泻作用的野浆果饱餐一顿。⑤从此黑熊振作了精神,开始了新一年的生活。
A.①③②⑤④
B.③④②①⑤
C.③②①④⑤
D.③①④②⑤
6.看了下面这句广告语,你想到了什么?(要求:句意衔接,中心明确,字数限在60个以内)(4分)
凡向鳄鱼池投掷物品者必须自己拣回
二、文言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完成7—13题(17分)
捕蛇者说(节选)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
2002年南通市初中毕业、升学考
语文试题
1.根据拼音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和 xié( ) 谦xùn( ) 渲rǎn( )
2,用课文原句填空。(每句1分,共6分)
①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②夜闹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③ ,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④海内存知己,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⑤ ,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绝句))
⑥取义成仁今日事, 。(陈毅《梅岭三章》)
3.选出的有语病的一项。《2分)
A.通过理论学习,全体干部进一步提高了认识水平。
B.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
c.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这所学校当英语教师。
D,据有关专家鉴定认为,这-科研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家先进。 答[ ]
4.选出说法有错的一项。(2分)
A.《望天门山》《渭城曲》《春夜喜雨》都是唐朝诗人写的诗歌。
B.《出师表》中的"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种文体。
c.成语"一鼓作气"、"扑朔迷离"、"讳疾忌医"分别出自于《曹刿论战》《口技》《扁鹊见蔡桓公》。
D.《在烈日和暴雨下》节选自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样子》。 答[ ]
5.排列下面句子的顺序,使语意连贯。(2分)
①另外,树木的年轮里,还储存着当地的气候、地震、火山爆发和水灾旱灾等丰富的自然信息。
②人们所熟知的年轮,是树木的年龄。
③因此,科学家十分重视从树木的年轮里获取蕴藏着的科学信息资料。
④一棵树被锯倒了,数一数树墩上有多少圈条纹,人们就知道这棵树有多大年龄了。
排列的顺序是 (只写序号)
6.下面这句话有两种不同的理解,请你加以修改,使句子只有一种明确的意思。(3分)
原句:学校收到了许多出版社送来的图书。
答: 。
二(57分)
阅读《怀疑与学问》选段,完成7-10题。(l0分)
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许多大学问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7.这一段论述的中心 。(2分)
8.这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2分)
9.文中加点的"这样"指代什么?请在文中相关的语句下面用横线标出来。(2分)
10.选文中举出戴震的事例,用来证明许多大学问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请另举一个可以证明这一观点的例子。(30字左右)(4分)
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1-15题。(14分)
植物缠绕方向之谜
2002年南京市初中升学统一考试
语 文 试 题
一 (24分)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和谐( ) 教诲( )
diàn 污 狭ài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我国加入WTO之后,“诚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B.远处奇峰叠翠,水中倒影如墨,让人领略到如诗如画的山水之美。
C.本届全国书市上亮相的不少作品,文质兼美,引人入胜。
D.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独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3.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①芳草鲜美,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②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③____________________,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④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夜喜雨》)
⑤_______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⑥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⑦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
⑨欣逢母校百年校庆,一位海外归来的老学者回顾了母校的百年沧桑之后,又对满堂青年学子深情地说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名句填写)
⑩古诗文中描写夏季景物的名句有很多,请写出一句。
4.中小学创新教育倡导开发学生的多重智能。最新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的多重智能,可以分为七大类,每个人的多重智能存在着不均衡的发展,而不同的职业对多重智能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请读下表,回答表后问题。(4分)
符号说明: ★必需 ○需要 △不太需要
2002年内江市中考语文试卷
会考卷(100分)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15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离间(jiàn) B.杞(jǐ)人忧天
C.颧(quán) D.孜(zī)孜不倦
2.下面一句话中有两个错别字,请在它下面画线,并改正在后面的括号里。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午翱翔。( )( )
3.依次填人下面句子横线上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高官厚禄__________不了,贫穷困苦__________不了,强暴武力__________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
A.收买 折磨 威胁 B.威胁 折磨 收买
C.折磨 收买 威胁 D.收买 威胁 折磨
4.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书市上展示了许多出版社新近发行出版的中外名著。
B.这次演出,众多丰富多彩的文娱节目令人目不暇接。
C.正当我僵旗息鼓,收拾作业本准备回家的时候,一场大雨骤然而至。
D.窗外虽是白雪皑皑的严冬,教室里,每个人的心中,却是春意盎然,温暖无比。
5.下面一段话的横线处依次填人的语句的正确顺序是( )
大家一定都熟悉孟母三迁的故事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没有孟母的严格要求,中国思想史上将会缺少一颗耀眼的明星。
①而且搬到学堂附近之后,她也毫不放松对儿子的要求,留下“孟母断杼”的佳话。
②由于孟母的远见卓识和严格要求,孟子最终成为流传千古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
③孟母为了使儿子成材,连居住环境都一丝不苟,选择再三。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
6.用课文原句填空(5分)
①天上的明星现了,________________。(《天山的街市》)
②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送元二使安西》)
③土地平旷___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④《陋室铭》中,最能说明陋室不陋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陈涉世家》中表明陈涉从小有远大理想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25分)
(一)(9分)
磋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届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7.解释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含义。(2分)
①不以物喜 ( )
②其必曰 ( )
8.请说出“是进亦忧,退亦忧”的“进”“退”在文中的具体含义。(2分)
进:________________ 退:________________
9.用现代汉语说出划线句子的意思。(3分)
微斯人,吾谁与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16分)
我打猎回来,沿着花园的阴路行走,我的狗跑在我的前面。
忽然,它缩短步伐,开始潜行,似乎在寻觅猎物。
我沿着阴路望去,见有一只嘴部嫩黄,头生柔毛的小麻雀。它是从巢中掉下来的(因为风势很猛,正狂摇着路旁的桦树),立着不能动弹,失望地拍拍尚未丰满的羽翼。
我的狗慢慢地走近它。当时,突然丛身旁的树上落下一只毛灰黑的老麻雀,势如飞石一般,正投到狗的鼻前来。它惊惶万状,倒竖了全身的羽毛,发出绝望而哀求的叫声,两次投向那齿牙发光的张大的口边。
它为救护而来;用它自己的身体庇护自己的小雀儿……但它整个的小身体为着恐惧而战抖了!它的音调哽咽而怪异,它虽恐怖失神,还是愿意牺牲自己。
在它看来,这狗是多么庞大的怪物啊!但它不能为了危险,就高高地躲在树枝上……有一种比它的自卫本能更强的力,使它扑下身来。
我的铁莱莎(狗名)呆呆地立住了倒退了……显然也认识这一种力。
我急忙唤回了这惊愕的狗,而且怀着敬意走开了。
是啊!请勿见笑。我怀着敬意。对于那悲壮的小鸟,对于它那爱子的冲动。
爱,我想比死或者比死的恐怖还要强烈。全靠这个,全靠爱,物类的生命才得以团结而进步。
11.请用几个简洁的句子,概述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不超过60字)。(4分)
12.注意文中划线的句子,说出它的表达方式和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2年荆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4分)全卷书写分。
二、(20分)完成下面1—7题。
1.成语填空。
①鞠躬尽( ) ②浅尝( )止
③脱( )而出 ④举世( )目
2.将下列作者的文言诗(词)作品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每处只填一例。
①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杜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白居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李清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横线上写一个句子,要求与下面两个句子的句式相同。
①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
②愉快的笑声,不时地从这儿那儿飞扬开来,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地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波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一句话点示下面语段中所透露出来的信息。
继在上海、青岛、大连、杭州开办多家建材连锁超市后,世界上最大的仓储式装饰建材商店百安居日前又将建材连锁超市开到了深圳;并计划以深圳市场为中心挺进中国整个华南市场。与此同时,欧洲第二大、德国最大的建材商欧倍德也加快了向中国市场进军的步伐,在抢占了无锡、上海市场后,近日又计划在广州市场“跑马圈地”。已在上海安营扎寨的美国最大建材超市的THE HOMEDEROT也有意将市场的触角向南北延伸。
5.读文答题。
楚国人想偷袭宋国,便事先派人去测量澭河,在浅处树立了标志。
不料后来澭水暴涨,水位升高。而楚军一无所知,夜半更深赶至岸边,仍按原来的标志偷渡,结果淹死一千多人,全军哗然大乱,如同房屋倒塌一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并答题。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①这首诗在结构、顺序上与一般的绝句不同,它是先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
②诗中描写了六月西湖在__________________这个特定时间里满湖之荷红碧辉映的奇异之景。
7.文言诗文默写填空。
①竹外桃花三两校,春江水暖鸭先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③而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三、(8分)完成下面8—11题。
《陈涉世家》选段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8.加字变双音节词有误的一项是( )。
A.今亡(逃亡)亦死 B.楚人怜(可怜)之
C.百姓多闻其贤(贤明) D.宜多应(响应)者
9.词义相近的一项是( )。
A.道:道不通 得道者多助
B.举:举大计亦死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C.等:等死,死国可乎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D.数:扶苏以数谏敌 骑千余卒数万人
10.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之:二世杀之 河曲智曼笑而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