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五千年·第八集《芳华永驻》视频纪录片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中其他视频
  • 文件类型: wmv
  • 资源大小: 107.24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3/16 15:11:2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9
  • 下载点数: 6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50分钟。 
  第八集:芳华永驻 
  本集的主题是汉字与世界的关系。 
  汉字诞生之后,中华文明的内部,尤其是它的政府从来没有主动推动过汉字的对外推广和普及。 
  鸦片战争前后,随着海路的沟通,西方人跟中国人建立了直接贸易关系,商业和传教这两个因素导致了西方世界学习汉字。教士和商人认识汉字这种尝试是单方面的,即便从鸦片战争之后一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中国政府都没有试图承担外国人学习汉字这样一个体制性的责任。“五四运动”之后,民国政府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西方上,它没有能力和意识将汉字向世界推介。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国际意识形态的划分,国家基本上只接受前来中国学习语言的留学生,汉字并没有真正走出国门。 
  另外两个更加深层次的原因也阻碍了汉字走向世界的步伐。首先是我们这个民族有天生拒绝陌生人的本能,她不希望有人打扰;其次是,在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不对等的背景下,中国可能更多的需要向西方学习。 
  走到今天,上述两个问题都有了本质改变,中国与世界交往中的文化障碍已经消除,中国的国力已经显著提升,它使得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不再是单向的,而这种双向交流的来临,是中华民族150多年痛苦、革新、改革、挣扎获得的一个果实。 
  这个时代来临以后,希望了解中国,希望直接与中国社会交往的人越来越多。因此国家这些年来创办了孔子学院,试图作为一种常态、作为一种政府行为义务向世界普及汉语、提供服务。这样一种心态和姿态,是我们这个民族150多年来不曾梦想的,它深刻体现了一个文化的自尊,我们的文字作为一种语言走向世界的舞台是指日可待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