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冼星海》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沪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3/23 20:06:0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580字。
  忆冼星海
  上海市云台中学  张 一
  教学目标
  1.感受冼星海坚强的意志和伟大的气魄。
  2.学习文章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并体会作者对冼星海的怀念之情。
  说明:
  本文紧紧围绕“冼星海是怎样一个人呢?”这一问题展开的,按照时间顺序可以分为三部分:1、未见时想像中的冼星海;2、初见时长谈中的冼星海;3、永别后记忆中的冼星海。作者茅盾与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虽然是一面之交,然而一曲荡气回肠的《黄河大合唱》、一幅极富神韵的木刻、一篇历尽艰辛的自传、一次刻骨铭心的长谈,使得作者与他从似曾相识到一见如故,直至终身难忘。通过这些典型事例,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音乐家的坚强意志和伟大气魄,看到了一个人民音乐家的严谨态度与敬业精神,展现了冼星海短暂而辉煌的人生,表达了作者对他深深的敬仰与怀念之情。
  建议一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借助圈划、朗读等方法,把握文中有感染力的语句,感受冼星海坚强的意志和伟大的气魄。
  2.难点:学习文章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说明:
  本文善于通过典型事例来再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教学时建议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圈划,抓住关键句,反复朗读,体会冼星海的人生态度与艺术追求,充分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1.欣赏《黄河大合唱》的组歌之一《黄河颂》,然后简单地交流视听感受。
  2.提问:如此气势磅礴的乐曲出自哪位大家之手呢?
  教师适时引出《黄河大合唱》创作背景——它写于1938年,在抗战烽火的洗礼下,迅速成为中华儿女爱国救亡的号角,在中国大地上广为流传。
  今天我们一起通过学习茅盾的《忆冼星海》一文,来了解这样一位杰出的人民音乐家。(板书课题) 用心倾听后自由发言,用简洁的语言来说说自己的感受。 从欣赏《黄河颂》,交流视听感受入手,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而且也为文本的阅读、人物的出场渲染气氛,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