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010字。表格式解析。
《富兰克林自传》全解
王伯心
学徒生涯
我在父亲的店铺里干到过完12周岁生日。哥哥约翰开始也是学习制皂烛的,那时已经在罗得岛自谋职业,撑起了一份家业。而我好像注定要来填补他走后的空位子,成为一个蜡烛制造商。但我实在是对这个行当喜欢不起来。父亲曾因约瑟夫偷偷离家航海而大为震怒,怕我也走他的老路子,但又苦于没有更好的行当让我做。于是他便和我一起去四处转悠,看那些木匠、砖工、旋工、铜匠干活,来推测我的喜好。我一直对一个极出色的工人熟练使用手上的工具感兴趣,而这种观察的兴趣对我很有益处,家中有了一些关于零部件修理的活我都可以尝试着去做。并已在怀着浓厚的兴趣去做它的同时,也试着做一些实验用的小机器。终于父亲定下来让我学一门理发手艺,当时本杰明伯父的儿子萨缪尔已在伦敦学成理发手艺,在波士顿的铺子正准备开张。我便到他的铺子里实习了一阵子,但让父亲不满的是,他竟然打算收我实习费。于是我又被带回了家。
段解:介绍自己在选择职业时遇到的种种麻烦,为后文写从事印刷张本。
我自幼酷爱读书,买书花费了我所有的零用钱,出于对《天路历程》一书的喜爱,我很早就开始收藏约翰•班扬文集的单行本。但为了买到伯顿的《历史文集》,我后来把这套文集卖掉了。那些小贩卖的书一点都不贵,才四五便士一本。我读过父亲小图书室中的大部分书,主要都是有关神学论辩的内容。因为那时父亲不再打算把我培养成牧师了,而我在那个求知欲极强的年龄特别想读更多的书,可是又没有更好的书读,只有看这些没有多大意义的书。至今,回想起这些还让我感到遗憾。不过记得有一本普鲁塔克的《列传》我曾看了多遍,让我受益匪浅。另外,像笛福的《论计划》和马瑟的《论行善》,尤其《论行善》可能对我影响很大,它转变了我的思想,影响到我以后生活中的许多重大的事情。
尽管哥哥詹姆斯已经学习印刷这个行业了,但我酷爱读书的好习惯使父亲决定也让我学习印刷。
段解:写自大从小酷爱读书。这也决定了自己最终工作。
詹姆斯于1717年从英国回到波士顿,他带回了一架印刷机和一些铅字,自己开了个印刷所干起了印刷。跟父亲的制烛行当比较,我宁愿学印刷业,当然如有机会最想的还是去航海。为遏止住我的航海的野心及野心一旦得逞将会产生的严重的后果,父亲迫不及待地让我学印刷,并企图长久地拴住我。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压迫斗争,最后我还是举手投降了,与哥哥签了份不公平的合同。合同规定,从12周岁起一直到21岁为止,我将一直以学徒工的身份在詹姆斯的印刷所里干活,而且必须出师以后才能领到工资。
我很快便掌握了印刷技术,成为詹姆斯的左膀右臂。我也总算有机会拜读一些比较出色的文章了。我与书商的学徒结识并经常跟他们借来一些小书阅读。对这些书,我总是倍加珍惜爱护,力图做到毫发无损,完璧归赵。有时候晚上借来,第二天早上就要还----以防有人发觉不够份数或随时有人会要买此书。因此,我常常独坐屋中读至半夜。过了一阵子,有一个精明的书商关注到我,并邀我去他藏书室里。他很乐意地把一些我很想看的书借给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