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500个字。
记叙文教学与复习
一、《课标》条文要求:
1、在通读作品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主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欣赏文学作品能领会作者在作品中所寄托的思想,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3、在阅读中了解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4、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二、文题特点:
什么是记叙文;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的一种文体。记叙文的特点是以情感人。
三、中招考点“
1、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2、概括作者写作目的;
3、概括文章中心思想(主要内容+写作目的);
4、概括故事情节;
5、概括层意段意;
6、概括具体内容;
7、概括回答原因;
8、概括人物形象;
四、阅读记叙文的方法:
1. 通读全文了解记叙文的主要内容(与中心思想不同)
提示:主要内容:写了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景、什么物、中心思想:作者写作意图(褒贬、赞成、反对……)、
2. 把握记叙的(要素)、人称、顺序(详略)(1)人称(2)顺序、
3. 把握文章线索(常在散文中出现)线索
4. 体会环境描写作用;交代背景、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渲染气氛
5. 把握人物描写方法
6. 分辨表达方式分析其作用
7. 语言的形象、生动
五、试题精选:
(一)黄土
(1)我的父亲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民,劳动一生,默默死去,像一把黄土。黄土长了庄稼,却并不为太多的人注意。全中国老一辈的大多数农民都是这样。
(2)他死于肺心病。这是严重威胁劳动人民健康之一。中国农民在平时是不大主动去医院检查身体的,即使有病躺倒,还要拖磨。我父亲民国十八年遭年馑时去南山背粮,走冰溜子,回来时冻掉了十个脚指甲,并且扎下了病根。以后一直半夜咳嗽,而从看病吃药。直到死前几个月,在我强迫下才去医院做了平生第一次心电图。医生打比方说:“机器运转一生主机已经磨损,太缺少修复和保养了!”
为了挽救,吃心脉宁一类比较贵的药。他问多少钱一瓶。听说有3元多,半天沉默不语,后来就说:“不要买药了,我不要紧。”当我不在时,就偷偷停止服药。他一定计算过:一瓶药的价钱能买近二十斤盐,要让儿媳劳动好多天。
(3)他平生也就只知道劳动。繁重的劳动使他类弯了腰,不知创造了多少财富,自己却舍不得乱花一分钱。在病重期间,他出现了谵语,净念叨“把猪喂了没有”“把锄头安好”“麦黄了就快收”之类。临死时,他默默流泪,留恋这个世界---------他为之洒尽汗水然而仍不富裕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