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练兵场之“伏笔”篇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初中素材 / 中考专题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5/1 10:59:3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4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330个字。
  轻松练兵场之“伏笔”篇
  【温馨解说】
  我们经常说“前有伏笔,后有照应。”这里的“伏笔”是什么意思呢?
  让我们来看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当其他孩子丢下悬崖中央的“我”离开时,作者看似随意地写到:“杰利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接着继续描写“我”的恐惧,当后文写到父亲打着手电和杰利一起来找“我”,“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时,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杰利叫来了父亲!“杰利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这句话就是作者为后文埋伏的一条线索,它暗示了后文情节的出现,我们就叫它“伏笔”,后面的情节就是对它的“照应”。
  所以,伏笔就是上文用看似无关紧要的事、物,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某种提示或暗示,或者说是前文为后文情节埋伏的线索。它的好处是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让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
  现代文阅读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查伏笔:
  1.伏笔与照应。如“选文第⑤段中加横线的句子为后文哪些内容埋下了伏笔?”(重庆市2007年中考卷),解答此题,就是要在文中找到与伏笔相照应的情节,再概括情节大意;有时,设题者也会要求为后面的的情节找伏笔,或者找出文中的伏笔与照应。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①“伏笔”是对“照应”的暗示,“伏笔”与“照应”互为因果;②“伏笔”与“照应”在文中的位置相隔较远;③伏笔往往是一笔带过,在没有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
  2.伏笔的作用。①单个句子的作用,可用“为下文……情节埋下伏笔”的句式回答。②伏笔手法的作用,可用“个性+共性”的格式回答,如“前面的伏笔和后面的照应更突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