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地平线上》教案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6/23 15:38:1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650字。  《西地平线上》课堂实录
  师:(上课)想问问同学们,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一片温润江南之外,还有什么样的优美自然景物存之于世呢?
  (生议论,各种见解。)
  师:大家都听说过这样两句诗吧:“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生齐点头)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投入的想象过那种旷远辽阔中浸染着深深的苍凉的景色,不知大家有没有感受过那是怎样的一种震撼人心。今天,我们就要随着西部作家高建群的笔,去领略一下大自然这个魔法师带给我们的别样的精神盛宴。(投影西部风光图片)
  师:首先,请同学们根据预习来概括一下,在作者笔下的西部风景,是具有怎样的特点的?
  生:是雄伟的,是一种大美。
  师:好。作者说西部风光是“雄伟”的,“雄伟”这似乎已经是一个远离我们日常生活的词语了。就如同它所指向的地域一样遥远。与之相联的,同学们还会想起哪些呢?
  生:旷远、辽阔、苍凉、蛮荒……这些也是文章给我的感觉。
  师:一口气联想到了这么多词语,那么这些感受同学们以前有没有在阅读中体会到过呢?
  生:有。我曾经读过唐朝边塞诗人的诗歌,从那里我也有类似的体会。
  师:哦(有兴致状),那能不能给我们举几句这样的例子呢?
  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师:好。古人有这么多的诗句可以让我们想起那胡马、北风的西部大漠。那么我们再把目光转到课文中来,看看本文的作者又是怎样写出他眼中的西部大美风光的呢?
  请同学们找出作者对景色描写及个人情感的寄托点。
  生:作者通过描写三次日落,来展示西部风光的魅力,所以他的寄托点应该是三次日落。
  师:(板书)     (一)定西高原
  日落   (二)罗布淖尔荒原
  (三)阿勒泰草原
  既然作者着力描写的是三次日落,那么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震撼人心的大漠日落吧!
  请同学们阅读文章的2——5段,感知第一次日落带给我们的是怎样的具体感受。(朗读并思考1到2分钟)
  生:那是一轮很大而且色彩极为艳丽的落日,但却并不带给人特别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师:哦,说它艳丽,艳丽在什么地方呢?说它没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又是什么原因呢?
  生:“艳丽”是色彩方面的,因为作者说它整体是“血红”的。而说它没有冲击感是因为这样的一种色彩,带给人的却是“柔和、美丽、安谧”的。所以我觉得第一次对日落的描写实际上就是对人的视觉及心灵的双重震撼。
  师:好一个“双重震撼”,这是我们从作者的文字中感受到的。那如果单单就这一轮落日挂在天边,它与西地平线的关系似乎不是很紧密啊,作者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生:作者写到了群山,模糊的群山轮廓作为了背景,这就把日落直于极为广阔的空间了,也与作者说的“恍若梦境”照应。
  师:恩,群山轮廓不清楚,而落日也有不真实的感觉,两相呼应,将广袤的的西域风光了展现出来,可以说是如画似梦啊。
  如果说第一次日落让我们享受了一次视觉盛宴,那么第二次日落又会带给我们哪些方面的冲击呢?
  请同学们详读作者对第二次日落的描写,比较两次日落的不同情形。(3分钟)
  师:请同学们来描述一下第二次日落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