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练习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1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
文华中学 钟 文
【基础知识】
一、字音词义
确凿(záo) 确实。凿,明确,真实。
菜畦(qí) 菜地。畦,园地里划分的小区。
觅mì 找,寻找。如觅食。
缠络 指条状物互相缠绕,连续不断。
渊(yàn)博 (学识)深而广。
倜傥(tìtǒng) 洒脱,不拘束。
书塾(shú) 私塾。
恭敬 对尊长或宾客严肃而有礼貌。
怒色 生气的表情。
人迹罕(hǎn)至 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
相宜 适宜。
鉴(jiàn)赏 鉴别、欣赏。
高枕而卧 垫高枕头,无忧无虑地睡觉。
质朴 朴实,不矫饰。
二、背景链接
1.作家作品
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去日本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7年起发表《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重要论文。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并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大胆揭露人吃人的封建礼教,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猛烈抨击封建文化和封建道德,成为新文学运动的伟大旗手。20年代陆续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篇》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政府所迫害,南下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至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辞去中山大学职务。1927年10月到达上海,认真研究马列主义理论。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其他革命文艺工作者一起同国民党官方文人及其文学进行了不懈的斗争,粉碎了反动当局的文化“围剿”。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拥护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主张,并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从1927年到1935年,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杂文集。这时期的杂文,深刻地分析了各种社会问题,表现出卓越的政治远见和韧性的战斗精神,对中国革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文学团体;主编《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古典文学作品,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集》
【同步演练】
一、基础知识
1、选出加点词语注音全对的一项( )
A.确凿(Záo) 菜畦(qí) 桑葚(shèn) 秕谷(bǐ)
B.斑蝥(máo) 蝉蜕(duì) 恐吓(hè) 收敛(liǎn)
C.星宿(sù) 臃肿(rōng) 戒尺(jiè) 锡箔(pō)
D.倜傥(dǎng) 油蛉(líng) 竹筛(shāi) 攒钱(zǎn)
2、填空题: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 ,节选自 ,作者
原名 。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
(2) 开一块雪, 出地面,用一枝短棒 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便罩住了。
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
(2)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
(3)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 )
4、对“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一句式特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个句式表明写作顺序是从概搬全景到突出局部。
B、两个“不必说”的内容是略写,“单是”的内容详写。
C、两个“不必说”是为“单是”作铺垫的。
D、这个句式表明这段文字是按由近及远的顺序写景的。
5、说说百草园为什么是“我”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