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主观试题精选专练(四)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5600字。
文化生活主观试题精选专练(四)
1. 2008年 5月21日是第六个“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2001年11月,教科文组织通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此后,联大在2002年12月20日宣布每年的5月21日为“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以加深人们对于文化多样性价值的理解,并推动人们了解如何更好地相处。
(1)分析为什么要维护、尊重文化的多样性?(8分)
(2)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文化交流与合作?(8分)
2.2008年10月,迎来了第一个以法定假日形式进行的中秋节。在这中秋假日里,百姓出行、购物、休闲等有了时间保证。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肩负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专题学习中,我校高二(12)班小杨、小刘两位同学围绕“中秋节假日化与传统文化在中学生的传承”课题,组成探究小组。
(1)分析国家增加中秋等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的经济和文化意义。(6分)
www..
两位同查询时发现,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越来越受一些年轻人的欢迎,一些中国传统节日却有走向衰落的迹象。在对中学生问卷调查的汇总中,他们还发现,不少学生认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所以被现代人所淡忘,主要是由于它们习俗的主题都是吃:中秋吃月饼,端午吃粽子,以至物质生活丰裕后,吃显得不再那么重要,节日因此变淡。这当然是误解,就中秋节而言,其精神内涵远不只是吃。八月是作物收获季节,庆丰收、贺团圆,“花好月圆人长寿”是中秋节的主题。
(2)假如这两位同学要对中学生如何过中秋节的情况进行调查,简要的调查步骤有
哪些?(4分)
(3)简述如何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