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教案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8/7 16:08: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52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②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教学重点
①朗读训练。 ②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赏析诗歌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
②预习课文,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
③教师准备录音磁带,或制作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①反复朗读这首诗歌。 ②把握诗歌的结构。 ③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同学们,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理想的境界。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板书课题                理想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
2、正音、正字、释词 (p30页——读一读,写一写)
3、默读
感知课文内容:
a,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人生一定要有理想)
b.诗歌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主旨的?
c.试着分析诗歌的结构
4、集体朗读,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上述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5、课堂发言 :小组代表发言,解决上述问题,逐渐明确诗歌主旨及结构。
板书:(b、c)
第1节:理想的意义
第2、3节:历史的意义
第4、5、6节:人格的意义
第8、9、10、11节:人生的意义
第12节: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三、研讨与赏析(上)
1、精读
逐段(1—7节)理解研讨,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诗歌深刻的含义和精妙的比喻。
2、课堂讨论 :研讨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形象化语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