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活动”登上语文教学的舞台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8/12 19:52: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1996年颁布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作了重新说明,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后,增补了“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这一内容。这无疑是在提示每一位语文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必须加强文化熏陶。语文教学绝不只是模拟式的纯技巧性训练,而是应借助教材丰富的文化内涵,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思志趣等方面的主观潜能,不断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水平。但长期以来由于语文教师思想上的禁锢、形式上的单一使语文教学形成了滞后的局面,导致学生对语文课兴趣不浓、热情不高、参与意识不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古语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几年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尝试着让“活动”登上讲台,结合学生年龄及认知水平的不同特点,分年级、分阶段地组织了相应的语文活动,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让学生真正实现在“乐”中去学,在学习和实践中让他们不断地去摸索、去锤炼、去创造,与此同时这些活动也大大丰富了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体现了初中语文教学的系统性和渐进性。下面仅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在语文活动方面的点滴探索。
一、 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积累。
人们常用满腹经纶、学识渊博来形容一个人的语文水平。而这些知识从何而来?依靠积累。如果没有积累,语文能力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积累应该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但一提到积累,学生就会想到死记硬背,于是便产生一种抵触情绪。的确,陈腐的注入式方法只把学生的大脑当成了废纸篓,学生自然不愿记。这时教师就要开动脑筋,通过活动,多渠道地让学生获取知识,养成积累的好习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初一到初三,我先后设计了词语积累、诗词积累、美文积累等各项活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让学生多方面地去积累知识。
1、 词语积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初中生应掌握3500个汉字、2000个雅词、500个左右成语,识记这些内容绝非靠死记硬背所能济事。因此从初一入学,我就让学生在周记本上设置了“积累篇”这一栏目,把他们平日看到的雅词、成语、格言、佳句、歇后语都记在上面,定期交流。为了提高学生兴趣,每堂课用五分钟做“成语接龙”的游戏,第一个学生说出一个成语,第二个学生将尾字变为首字,组成一个新成语,一个接一个地说下去,不能重复,学生的兴致极高,在一次游戏中就能识记近百个成语。要掌握这些词语还需要在实践去应用。在小说的教学中,初读文章后,我马上让十几位学生同时在黑板上用雅词或成语写出对人物的认识,通过对这些词语的分析来把握人物形象。在课堂上,我们还编写班级的《友谊小辞典》,用最佳词语概括每个学生的特点,这样不仅检验了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地掌握这些词语,而且也锻炼他们正确评价他人的能力。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词汇,而且让他们做到了学以致用。
2、 诗词积累。如果说语文是文化的载体,那么诗词佳句则是文化底蕴的精华结晶。它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文化积淀,也引起了今人对社会、艺术、人生等问题的许多深思。正如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所说:“要培养真正的文学趣味,首先从读诗开始。”基于此,“诗词欣赏”便成了我们每周两次的语文活动。学生依次向全班同学介绍一首古诗词,每位学生不但要向大家讲解诗文,还要介绍作者、写作背景以及自己对此诗的赏析,以此提高学生诗词的鉴赏力。这样不仅使学生丰富了课外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顺畅地背诵岳飞的《满江红》、崔灏的《黄鹤楼》、李煜的《虞美人》、李白的《将进酒》等众多名家名篇,文学修养水平得到了提高。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