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野寨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5200字。
安徽省野寨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政治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下列各项中属于商品的选项是 ( )
A.刘先生摸彩票中得宝马轿车一辆 B.废品收购站收购的废酒瓶
C.农民向地主交的地租 D.蔬菜与瓜果
2. 2008年某国生产甲种商品100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6元。如果2009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为 ( )
A. 720万元,6元 B.720万元,5元
C. 600万元,5元 D.600万元,6元
3.韩国三星公司通过调查发现,有5%的印度顾客由于审美情趣的差异而对三星的手机机型产生不同需求,于是三星开始接受特殊机型的定货服务。三星这样做,根本原因是( )
A.为了生产更能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
B.为了更好地实现商品的价值
C.顾客是上帝
D.市场竞争的激烈性
4.一台笔记本电脑标价125000元一台,在这里体现的货币职能是 (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5.假定1台电脑与4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现在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而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则现在1台电脑与 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 ( )
A. 2 B. 4 C.8 D.16
6、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下列判断正确是 ( )
A一切商品都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B 只有货币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C 凡是劳动产品都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D 仅仅金银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7.右图(人民币元/lOO美元)表明
①A点到B点表示人民币升值趋势
②B点到C点表示人民币升值趋势
③A点到B点表示美元的汇率跌落
④B点到C点表示美元的汇率跌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需求法则是指商品需求量随其价格上升而下降,随其价格下降而上升的一般规律。但生活中有时东西越贵越有人买,如天降大雨,小贩趁机提价推销雨伞,雨伞却卖得很不错。这表明此时 ( )
A.需求法则不起作用 B.处于卖方市场
C.处于买方市场 D.雨伞的价值上升
9.汽车需求量(Q)随着汽车价格(P)、汽车购置税(T)、汽油价格(E)、居民收入(I)的变动而变动。下列曲线图中正确反映其变动关系的是
10.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 ( )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胡杨树生长在中国西北浩瀚的沙漠中,它扎根深,抗干旱,迎风沙,耐盐碱,生命力极强。人们赞美它“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称其为“英雄树”,誉之为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精神的象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①可以激发人们昂扬的精神状态,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积极的反作用
②可以为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相对独立性
③可以调动人的精神能量,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特殊决定作用
④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 )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13.“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14.“5.12”汶川大地震后,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川中学高三学生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大字。“多难兴邦”一词蕴含的哲理是 ( )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 )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C.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
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春秋时期,齐国国王命令大臣们必须穿丝质衣服,但国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齐国蚕丝需求量大,价格上涨,临近的鲁、梁等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几年后,齐王又命令只准穿布衣,且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国家。结果,鲁、梁等国因饥荒而大乱,不战而衰,齐国坐享其成,使疆土得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