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教案30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胡同文化》教案
[教学目标]
一、了解北京民间建筑的特点及其中体现的文化,领会作者对北京传统建筑、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态度。
二、继续训练学生概括要点的能力,掌握通过抓中心句的方法概括各部分内容。
三、品味作者的语言。
[教材分析]
一、重点:概括北京胡同建筑和北京胡同文化的特点,体会作者的句子。
二、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导入:
北京是自明代以来北方乃至中国最重要的都市,也是最具文化底蕴的都市,然而那个古老的北京,(如四合院)和老舍笔下的那些老北京人正在一天天消失,北京也正在发展、变化成一个新的现代化都市。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变化,如何看待这些正在消失的传统文化?在这篇散文中汪曾祺介绍了北京的胡同、胡同文化,并委婉的阐明了自己的想法,也许对我们有些启发。
二、分析课文
先给学生3分钟时间,自读,
1、理清思路、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阐述北京胡同及其中生活的特点。(1—4段)
第二部分:阐述北京胡同文化的特点。(5—12段)
第三部分:将北京胡同和胡同文化的衰败、没落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13—15段)
也有同学将第五段归为第一部分,其实只要抓住第五段在文中的过渡作用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