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忆读书》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课 题: 忆 读 书
第 一 课时 课 型: 教读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2.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采用座谈的形式,给学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
教学难点:
1.了解文中提到的众多作品。
教学方法:教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 具:录音机,录音带,课件,微机,投影仪
板书设计: 忆 读 书(冰心)
一、 读书好
自认字后……晚年(从时间上写)
二、多读书 多读书
涉足古今中外,读书万卷(从书的种类、数量上写)
三、读好书:挑选、比较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教师由与书相关的名人名言、俗语或谜语导入新课。
谜语:千层宝典一翻开,黑白纵横一排排,历代往事它记载,知识没它传不开。(打一事物)
名言:书是传播知识的工具。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学生猜谜语或者说关于读书的名言,并跟随老师的思路进入新课学习。
二、 介绍作者(课件展示)
1.教师启发学生:试着说出中国文学史上女作家的名字。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2.教师结合课本的注解,通过课件简单介绍有关冰心的情况。
学生认真听记,初步了解冰心。
3.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冰心的作品。
学生互相交流有关冰心的作品。
三、导读课文
1. 教师范读课文或放朗读录音带,要求学生注意感情表达、节奏、停顿、划出不认识和不理解的字词。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查字典或在小组内商讨解决。
3. 学生快速阅读,了解文章大意。(培养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接受最大的信息量。)
四、初步感知课文
1.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并和学生讨论、指正。
学生提出疑难问题,然后交流回答。
参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