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一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文)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11/10 6:04:3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6320字。
  吉林一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
  一、选择题 (在下列各题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70分)
  1.哲学的任务和目的是   
  A.追求真理     B.使人全面发展    C.指导实践     D.给人智慧
  2.工程活动需要哲学的支撑,哲学的思维能让工程师在实践中少走弯路;工程师与哲学家的联盟也将开创科学研究的新领域。“工程师与哲学家的联盟也将开创哲学研究的新领域”说明   
  A.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B.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C.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D.具体科学与哲学相互促进
  3.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根本原因在于
  A.它对事物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B.它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C.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哲学
  D.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著名的埃及胡夫金字塔上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埃及金字塔上的这段铭文从哲学上看    
  A.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是因为  
  ①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有了绝对真理的理论体系
  ②使得无产阶级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科学理论武器      
  ③创立了唯物史观
  ④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
  6.虽然“人类所到之处都留下了自己意识印记”,但是人类改造自然物的活动必须
  A.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为基础      B.承认自然物的客观性为前提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为基础  D.人类自身能力所能达到的水平为基础
  7.我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用木牛流马运粮,而不用汽车;《西游记》中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就是变不出一辆坦克。这是因为
  A.人们的立场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就不同  
  B.古代文学家思想保守,不善于联想
  C.人们的思想认识是发展变化的          
  D.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事物
  8.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和辩证思维,《老子》《周易》《庄子》《孙子兵法》等著作中所包含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远远要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这说明
  A.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是我国古代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C.从文化的发展程度上讲、中华民族比其他民族都优秀
  D.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9. 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A.客观性       B.能动性       C.对象性       D.任意性
  10.“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这句名言是指
  A.真理与权威是相互排斥的            B.真理要靠历史和实践来检验
  C.真理与权威是相互依存的            D.只有服从真理,才能具有权威
  11.随着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有些人将电子计算机开发出来用来算命。对于“科学算命”的出现,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科学算命”是科学技术在新领域中的应用,是新生事物
  ②“科学算命”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是旧事物
  ③电子计算机代替人脑算命是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④“科学算命”的出现说明事物是运动变化着的
  A.②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
  12.1928年,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经过从动物实验到人体实验的长期反复过程,1942年,青霉素成为人类战胜病菌的有力武器。但是,青霉素不能治疗结核菌等病菌的感染之后,人们又发现了金霉素等,形成了抗菌素家族。这表明    
  ①新事物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     ②新事物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
  ③新事物在与旧事物的斗争中成长   
  ④新事物发展要经历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A.①③④        B.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④  
  13. 秋在中国文人中有着独特的内涵。“自古逢秋悲寂寥”,在秋的文化意识中,悲秋也可以算得上是普遍的意识了。“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秋成了一种凄凉、伤感、悲苦的象征。但是,秋的描写也总有些欢快的调子,如刘禹锡的“我言秋日胜春朝”。这些差异的存在说明   
  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B.诗句反映的是人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
  C.美感是带有主观性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具有差别
  D.意识有时候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14.在今天,“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理念,不仅激励人们在体能上刻苦训练以追求超越,更激励人们通过体育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来实现这种超越。体育科技的发展,体现人类对自身能力认识的发展,推动世界纪录不断被刷新,这表明   
  A.认识的不断发展推动着实践的不断发展
  B.认识具有自我超越的内在力量,并成为实践发展的动力
  C.认识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永无止境
  D.认识到的真理总是在认识发展中不断被否定
  15. “推动哲学家们前进的,绝不像某些人所想像的只是纯粹的思想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进步”。这段话阐明了
  ①自然科学的进步是哲学发展的基础  ②哲学的发展纯粹是哲学研究过程
  ③自然科学是哲学研究的根本出发点  ④哲学随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