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20字。
人类文明的引擎
—从大国崛起中解读科技革命及其作用
从教材地位看:本课内容是必修三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里的第三课。课程标准要求: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根据这一要求,把与之相关的知识点罗列了成以下这张表格,从表格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近代以来科技的发展是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深入发展,不断地解放人类的思想的前提下进行的。同时近代以来科技的发展又进一步地解放了思想,促进以高扬理性大旗的启蒙运动的开展。所以它在整个历史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它们对人类社会向前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学情看:学生经过“蒸汽的力量”、“走向整体世界”两课的学习,已经对两次工业革命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为进行这课学习奠定了一个较好的基础。高一下半学期,学生面临了文理科的选择的现实问题,有部分学生已经对学历史并不热衷。针对此,我认真地研究了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以下的对策:力求寻找一个最有教育意义、最有现实意义、又能突出重点的一个点,然后以点带面,争取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的参与热情。所以我把这节课的主题就定为:从大国崛起中解读科技革命及其作用。以英国一个国家的发展为缩影,来展示科技发展对国家强大的推动作用。
针对这些,我对教学目标进行了一些重组,设计成如下,重点就是想突破: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到来及其对人类的影响。用英国为例来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强大的作用。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课前作了充分准备,利用课余时间一起观看了《大国崛起》第三、第四集。并印发《那一次,我们挨打了……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全景解读》 的前两章。由于作者的用词很有趣,能很快地吸引学生的眼球,学生也很乐意读这样有情感温度的文章。并附有两道思考题:你从影片中得到了什么?你从书中又看到了什么?它们把你说服了么?
经过了这样的准备之后,学生在情感上已经有了很多理性的认识,作了很好的情感铺垫。并与学生约好要来一次头脑风暴,考验同学们的看影片能力和阅读能力。
教学流程:
导入:我选择了一段总括性的解说词,让全体同学齐读作为开端。目的是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展开本次的学习。然后提一个小问:请指出它是谁?给出判断理由。接着用了一段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的话,设了两个小问:
1、“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是指什么?
2、英国抢占了政治文明先机,得以一度傲视全球。英国在经济方面傲视全球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你能说说它的概况么?
第一问,学生很容易从上下文的意思里,得出是指英国率先完成了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君主立宪制得到确立和完善,扫除了资本土义发展的障碍,为工业革命的首先在英国发生创造了政治前提。
用第二问继续追问在经济方面的表现,学生很容易就能得出是在18世纪中期率先开展工业革命,使英国的生产力大大提高,成为世界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