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小题,约8050字。
广东省增城中学2010届高三第三次综合测试理科综合试题
2009.11
本试卷共10页,36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Mn-55 Fe-56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和答题卡上。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写,如写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 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答题卷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或不在指定区域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上交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下面与水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是生化反应的介质
B.核糖体中进行的化学反应要脱水
C.线粒体中没有水的分解,但有水的生成
D.越冬或休眠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
2.下图(左)中a、b、c、d表示人的生殖周期中不同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d均能发生基因重组
B.基因重组主要是通过c和d来实现的
C.b和a的主要相同点之一是染色体在分裂过程移向两极
D.d和b的主要差异之一是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3.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3个生态瓶(如上图(右)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分解者数量过少
B.乙瓶中的生物存活的时间相对较长
C.丙瓶中的分解者主要存在于河水及池泥中
D.若想维持生态平衡,丙瓶不应放在黑暗中
4.艾滋病研究者发现,1%~2%的HIV感染者并不发病,其原因是他们在感染HIV之前体内存在三种名为“阿尔法—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质,以下对“阿尔法——防御素”的推测中不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C、H、O、N四种元素 B.一定含有20种氨基酸
C.高温能够破坏其结构 D.人工合成后可以用于防治艾滋病
5.古代诗文中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揭示了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下表中的诗文与所蕴含生命科学知识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①②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古代诗文 对应的生命科学知识
① 凡事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生物的变异现象
②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③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温度影响植物开花
④ 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生物的种内互助现象
⑤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生物之间的竞争现象
6.猪流感已有向世界各地扩散的迹象。以下有关猪流感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猪流感病毒含有简单的细胞器